衡宇侵云白,乔林蔽野青。真堪泽豹变,不碍学鸿冥。
一壑予将老,三闾尔独醒。行藏漫回首,天地总浮萍。
夏日林居 其二。唐代。王廷相。 衡宇侵云白,乔林蔽野青。真堪泽豹变,不碍学鸿冥。一壑予将老,三闾尔独醒。行藏漫回首,天地总浮萍。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紫桐细乳,黄鸟轻飞,春丽如画。约略溪桥,总有倩红相亚。
细柳腰身轻似燕,小桃颜色娇于马。更东来,问经过多少,曲台花榭。
倦寻芳 积雨初晴,春暄极美,独步至绿萝溪上,归赋此词。清代。樊增祥。 紫桐细乳,黄鸟轻飞,春丽如画。约略溪桥,总有倩红相亚。细柳腰身轻似燕,小桃颜色娇于马。更东来,问经过多少,曲台花榭。已负了、南园佳约,西竺香期,芳事都罢。甚处惊鸿,也似浣纱娴雅。照影羞临春水曲,避人遥在垂杨下。谢东风,那边来,暗飘衣麝。
经盐山废县。明代。杨文卿。 何年移置青齐道,遗壤颓墉犹四围。白露满田牛上冢,淡烟浮庙草钩衣。客过都当瓦砾后,鹤来岂止人民非。秦宫汉殿亦兴废,天地无穷哀雁飞。
遇顺风不及到齐山。宋代。袁说友。 爱渠风伯送行舟,莫作齐山一日留。直向峡江千里去,搀天绝壁快吟眸。
寄姚谏议。唐代。刘得仁。 鸣鞭静路尘,籍籍谏垣臣。函疏封还密,炉香侍立亲。箧多临水作,窗宿卧云人。危坐开寒纸,灯前起草频。
见古梅吴府教。宋代。杨公远。 万木风饕冻欲痴,孤根逗暖正斯时。树槎牙历百千岁,花摘索开三两枝。兄弟山礬应未称,交朋松竹恐相宜。玉堂标致和羹味,可是香名满世知。
曾叔谦哀辞。宋代。杨万里。 岁绍兴之壬午兮,余负丞于零陵。汩夫君之南征兮,临二松之寒厅。闻跫然于逃虚兮,辞未接而情亲。分一日之光景兮,载鸱夷乎吾与行。沛吾击其兰桡兮,乱湘江以扬舲。维余笮于愚溪兮,叩柳子之柴荆。陟西山以茹芳兮,降钴鉧以漱泠。风吹衣以拂云兮,举手揽乎南斗之星。君与我其俱醉兮,夜解手于丘亭。余未几而北归兮,君忽返乎铭旌。曾合离之俛仰兮,奄古今乎死生。羌夫君之渊伟兮,允江山之载英。蔚豫章之离奇兮,森楩梓其峥嵘。自拱把而培溉兮,俟百围乎千寻。崒雪山与冰谷兮,凛霜影而雨声。细犹堪于薄栌兮,岂大者之不可杗。仰神皋于太紫兮,矩厚载而规圜。清屹建章以亘明光兮,连蕙草与兰林。诏班尔以骏奔兮,旁搜岩崖之欹倾。缔皇居及帝室兮,将涓休乎落吾成。蹇栋干槁乾于空山兮,匠不获以督绳。纷后皇之揠材兮,壑何幽之不徵。喟一撷而万捐兮,夫孰有遭而无营。君方舍斯世而去之兮,岂达欣而穷憎。耿精爽之未泯兮,嗤彼啄腐而吞腥。裁斯文以寄哀兮,聊复写久要平生之情。
登山有作次敬夫韵。宋代。朱熹。 晚峰云散碧千寻,落日冲飙霜气深。霁色登临寒夜月,行藏只此验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