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
久疑残枿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
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
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
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
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
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茶花二首。唐代。苏辙。 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久疑残枿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侍从如京道经庐州见桂花。明代。管讷。 山路秋花若个栽,天香远迓马头来。中官折入君王手,不负西风一度开。
南堂晨坐。宋代。陆游。 镜湖清绝似潇湘,晨起焚香坐草堂。日暖游丝垂百尺,花残新蜜酿千房。绿桑糁箔开蚕食,白水翻车浸稻秧。莫道村翁杀风景,也能沽酒答年光。
刘文蔚久苦目眚昨日乘凉来过共谈先天图义一。宋代。家铉翁。 心以静而虚,眼以动而应。心如明月悬太空,眼如当户挂清镜。月光不受微云干,镜光或为尘土暝。学问之道贵澄源,源之既澄流自正。但令心体常如月体明,寒风暑暄岂能为我病。吾友平生读书眼,炯然不与事物竞。外圜偶被轻埃薄,灵府不摇中自定。杜门息交逾三旬,强本胜邪在一静。昨日扶杖过我蜗角庐,共谈壁上先天内外图。穷探羲孔象中意,不与异说论悬殊。高谈亹亹竟日暮,晴光滟滟生清矑。夜归不烦炬火照,入门索观细字书。晨兴宿雾尽扫却,银海烂烂可以贯碧虚。神耶天耶孰能诘,心耶眼耶万变同一枢。里人共传先生有良剂,争持病目求我涤懵眯。先生无药亦无方,请将心来为君洗。
和马伯庸御史效义山无题四首 其二。元代。薛汉。 良人执戟待明光,谁与金炉共夕香。妆镜晓寒凝蝶粉,舞衣春暖卸莺黄。渡江桃叶应怜我,照水荷花似见郎。太息蹇脩无复理,空思掺手为缝裳。
夏初雨后寻愚溪。唐代。柳宗元。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
存乐堂二首 其一。宋代。邓林。 堂上双亲寿且康,堂前兄弟雁排行。人生此乐由天致,应是君家世泽长。
用丘枢密韵。宋代。程珌。 起自澄江应梦求,天还河北百馀州。嵩瀍处士归罗致,淮蔡奇谋入彀收。午夜金陵瞻斗极,千年胡昴减旄头。会须再作中兴历,还许诸生执笔不。
三十六灯明锦绣,画堂顿觉晚寒消。花前鼍鼓三更月,柳外人家几段箫。
白发仙卿春未老,银筝玉女醉多娇。阴晴风雨从天定,但愿年年庆此宵。
甲申元夕夏太卿席上新城张大尹诵灯词但愿年年庆此宵句余为足之。明代。郑文康。 三十六灯明锦绣,画堂顿觉晚寒消。花前鼍鼓三更月,柳外人家几段箫。白发仙卿春未老,银筝玉女醉多娇。阴晴风雨从天定,但愿年年庆此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