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旧簪笏,似舅岂云虚。事业旧麟阁,文章新石渠。
芦沟匹马外,御苑惠风纡。遥忆飞花处,何人念倚闾。
梁孝廉敦五公车北上辱书见辞诗以送之 其二。唐代。释今无。 君家旧簪笏,似舅岂云虚。事业旧麟阁,文章新石渠。芦沟匹马外,御苑惠风纡。遥忆飞花处,何人念倚闾。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赠崇安刘相士。宋代。刘克庄。 向来种花地,曾与五夫邻。有客我同姓,见君如故人。赤身穷至骨,碧眼妙通神。且问两元老,何时定秉钧。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 湖上轩窗岸岸开,谁家不傍读书台。新亭自有人知处,只拣风烟好处来。
桃源忆故人。宋代。王千秋。 移灯背月穿金缕。合色鞋儿初做。却被阿谁将去。鹦鹉能言语。朝来半作凌波步。可惜孤鸾□侣。若念玉纤辛苦。早与成双取。
送王庭瑞经历之广东宪司。元代。曹伯启。 圣政优优布四方,绣衣宾幕姓名香。海隅守令难求备,天下浮誇喜变常。神志高閒烟瘴远,道途萦绕世缘长。庆门忠孝垂千古,又见闻孙叱驭郎。
题明皇春宴图。明代。佘五娘。 日照龙颜酒未醒,君王夜夜宴华清。岂知天宝霓裳曲,化作渔阳鼙鼓声。
从军诗五首送高则诚南征 其五。明代。刘基。 清晨绝长江,日夕次海滨。北风吹旆旌,军动速若神。令严戎马闲,九陌无惊尘。伐鼓震溟峤,扬帆役鲛人。鲸鳞京观筑,鳄醢华筵春。喈喈布谷鸣,祁祁农鸤春。去子还故乡,悲喜集里邻。荷锸启瓦砾,再荷天地仁。抚绥属有望,世世为尧民。
挽王正仲母永寿太君 其一。宋代。刘攽。 天锡期颐寿,恩疏石窌封。母仪兼事事,子贵亦重重。归旐沧江水,新阡翠岭松。曾参无所系,不待禄千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