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苦雨初霁。唐代。李觏。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晚秋登城楼二首 其二。金朝。庞铸。 落日危楼上,诗成只自哦。清商行老矣,红叶奈秋何。堕甑前非悟,跳丸去日多。功名犹诳我,未许著渔蓑。
游云盖寺。宋代。郭祥正。 名山寺多占,此寺山尤名。妙云镇弥覆,层层结缦缨。日光昼微开,灿射黄金城。木老枝叶简,水长音韵清。五峰如绀莲,中有楼殿横。是必龙华宫,禅禅悟无生。一灯破群暗,众灯迭相明。纷空素葩坠,悲晚孤猿惊。予方困邅途,寓宿骨已轻。愿言永栖此,读尽宝藏经。顾盼适所适,了绝物外营。马秣仆亦饭,奈何催北征。
题二乔观书图 其一。明代。郑真。 粉袖春纤露笋芽,瑶编舒卷向窗纱。古来女宠存龟鉴,国色娉婷莫自夸。
燕京五月歌 其一。明代。徐渭。 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与女儿染红裙。
烛影摇红 寿郑梅庵。元代。朱思本。 春到梅边,瑞光浮动香山里。云端微见老人屋,嘹亮欢声起。滟滟尊浮绿蚁。对红妆、高歌尽醉。彩衣错落,玉树珑璁,人生难比。谷口家声,户庭蔼蔼传诗礼。天教余庆属伊人,争看南山梓。那羡东风桃李。向蟾宫、早攀仙桂。恁时须记,老子婆娑,一杯千岁。
坐雨得月。明代。何巩道。 秋风江上城,残月雨中明。愧我青尊尽,教人白发生。湿灯摇草露,凉叶动虫声。共作天涯客,登楼正有情。
扶桑篇一首。明代。黄省曾。 亭亭扶桑枝,东挂沧海日。扬条拂阊阖,流辉转天术。神鸾戏芳柯,玉女采琼实。仙人结飞观,丹霞盘石室。轻举袭霓裳,潜栖抚朱瑟。阳溪携桂酒,碧窗理金帙。王乔游并躯,洪崖谈接膝。灵风引腾蹻,朗月照高逸。鍊此龟鹤龄,悲尔蟪蛄质。千秋控景光,寿与天地毕。
志仁监薄示五言十五韵夸徐潭之胜次韵一首。宋代。刘克庄。 岚翠屏环墅,溪光炼抹坤。尚书华栋改,先辈钓矶存。久卧漳滨疾,谁招楚泽魂。昔惭葵卫足,今喜叶归根。自志台卿墓,休争谢传墩。牧慵贪草暖,鸟急怕林昏。时许樵分席,何烦客扫门。早嫌皮袋臭,晚悟髑髅尊。童子便高枕,偷儿瞰短垣。岁寒始知柏,劫火不焚璠。恩未忘簪履,衰难恋厩轩。抽身脱胶扰,掩耳避啾喧。联句那无藉,藏书幸有繁。故交频暖热,新贵断寒暄。篱落多疏阙,犹须折柳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