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有为法,佛说如梦幻。胡然窣堵波,香花耀凡眼。
和育王十二题 其九 育王塔。唐代。李觏。 尝闻有为法,佛说如梦幻。胡然窣堵波,香花耀凡眼。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临安邸中即事且谢诚斋惠诗十二首。宋代。袁说友。 急雨斜风一夜狂,客衾愁枕五更长。问君个里情怀恶,不听鹃啼也断肠。
罗绮丛中,笙歌丛里,眼狂初认轻盈。无花解比,似一钩新月,云际初生。算不虚得,都古与、第一佳名。轻归去,那知有人,别后牵情。
襄王自是春梦,休谩说东墙,事晚难凭。谁教慕宋,要题诗曾倚。宝柱低声。似瑶台晓,空暗想、众里飞琼。余香冷、犹在小窗,一到魂惊。
紫玉箫(过尧民金部四叔位见韩相家姬轻盈所留题)。宋代。晁补之。 罗绮丛中,笙歌丛里,眼狂初认轻盈。无花解比,似一钩新月,云际初生。算不虚得,都古与、第一佳名。轻归去,那知有人,别后牵情。襄王自是春梦,休谩说东墙,事晚难凭。谁教慕宋,要题诗曾倚。宝柱低声。似瑶台晓,空暗想、众里飞琼。余香冷、犹在小窗,一到魂惊。
病怀。明代。方献夫。 多病吾生一絮衾,饱眼寒夜独沈吟。鸡声晓觉中流梦,荔萼春悬故国心。带月吴江移小艇,披云庾岭入长林。罗浮便作诛茅计,点检归囊有赐金。
戏赠友人。唐代。贾岛。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赠焦道士。唐代。王维。 海上游三岛,淮南预八公。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缩地朝珠阙,行天使玉童。饮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风。天老能行气,吾师不养空。谢君徒雀跃,无可问鸿濛。
丁未七月十五夜与连仲甫小万柳堂宴集二首 其二。。廉泉。 淞波一曲隔尘凡,寂寂松关夜不缄。江上空亭饶水竹,坐中明镜看风帆。客来呼酒延新月,花里裁诗检玉函。徙倚不知更漏永,梦回露湿紫蕉衫。
到三圣庙坐池亭久之记经四十字。宋代。陈鉴之。 倦踏软尘陌,琳宫取次行。红桃窥潋滟,翠柳立虚明。眼底得诗料,耳根犹市声。黄冠啜茗茶,犹有旧交情。
谢赐嘉禾诗。明代。杨士奇。 玄天肇昌运,皇明启隆祚。有赫清泗滨,笃生我皇祖。于维皇祖圣,桓桓秉神武。于时草昩际,阴氛蔽寰宇。受命提天戈,吊民麾虎旅。吴楚扫欃枪,幽并驱罴虎。函夏复清宁,穷櫩息咻喔。迤逦五教敷,从容九功叙。弦歌亘远域,锄耰隘荒墅。浸淫俗化淳,汪洋德施普。昊天监昭事,骈蕃荅纯嘏。五纬无留逆,四时皆顺序。休祉万斯臻,丰年岂惟屡。大田毓祯谷,芃芃映黍稌。圣世跻泰和,圣情聊暇豫。雍雍发歌咏,辉辉粲毫素。文如虬龙跃,又如鸾凤翥。音如咸韶会,气如春阳煦。上乐帝眷顾,下乐民康富。丕显并周文,不矜同姒禹。于维我皇祖,功德侔三五。俯睨汉与唐,陋哉畴比数。宸章隐中秘,至宝终明著。陛下握乾符,垂衣缵鸿绪。琬琰昭大刻,臣工拜嘉予。旦旦睹奎光,渊渊仰皇度。诚由陛下圣,心存有虞慕。益勤继述志,遂隆显扬务。睿制超百王,至孝踰千古。敬撷舆人言,陈诗献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