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俚言四首哭挽黻廷四哥大人 其四。清代。孙曰秉。 蚤托忘形契,同吟励志诗。喜窥边笥富,愧著祖鞭迟。宿草增新怆,停云感故知。德门多积庆,还与象贤期。
题合肥县效裕堂诗。宋代。刘攽。 九月霜降公堂成,江侯寄诗求所名。定名揣称事不易,以予朴直言必诚。百词号呶片语决,十役漫汗一教行。令乎于此有馀裕,堂以效实非无形。庭罗芳草寒转碧,池有鱼鸟閒不惊。左经右律给啸咏,雨轩风槛含秋声。今我不乐岁云暮,蟋蟀在堂鸿雁鸣。主人爱客岂有极,助尔美酒长河倾。
山阴道中三首 其二。清代。王慧。 行行转深迥,所得益幽奇。万壑与千岩,今来始见之。纷纷红复碧,相引呈异姿。心目所应接,人各领其私。烟缕出丛薄,山家住茅茨。人贳杳然隔,何殊太古时。
澄卿罢令后常见过答焉。明代。傅汝舟。 不应山雨夜频过,岂为茅堂隐薜萝。霄汉几年劳日月,江湖随地足风波。长沙谪去君恩重,彭泽归来酒债多。即看才高终濩落,古今贤达总如何。
赠楞严舒上人。宋代。宋祁。 丈室锦城隈,庭閒地遍苔。饭从香积取,花续少林开。讲昼经残叶,禅宵烛委煤。无嫌一时学,要是暮云才。
虞美人 其三 苦夜。近现代。黄绮。 凿天惟怕愁无缝。密意东君纵。儿时浴罢未知羞。窗外听她羡我是牵牛。春宵独坐深如海。题字思风采。惊看瘦损惜年华。玉烛亭亭双照镜中花。
念奴娇 夜游赤壁,用坡翁元韵谱之。清代。易顺鼎。 霸图销尽,问江上、犹剩当年何物。不死英雄,凭仗此、吴楚中间石壁。铜雀无春,赤乌无火,飞起芦花雪。烟涛万顷,白鸥独立奇杰。还想坡老扁舟,携尊来吊古,狂歌初发。文字精神,都写入、月色江声难灭。我亦登临,高寒浑不管,天风吹发。题辞未敢,兹游聊记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