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日媚晴霭,泉石闽融融。酒未醴于春,揖翠迎春风。
坐映圭璧秀,六合开情悰。昔人袖全璞,傲睨追冥鸿。
里闾味前尘,慨慕滋无穷。蓄蕴非一身,出处固异同。
震山岩。唐代。李觏。 鲜日媚晴霭,泉石闽融融。酒未醴于春,揖翠迎春风。坐映圭璧秀,六合开情悰。昔人袖全璞,傲睨追冥鸿。里闾味前尘,慨慕滋无穷。蓄蕴非一身,出处固异同。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过兰亭书堂。宋代。刘度。 兰亭拟金谷,逸少比季伦。史臣作此语,无异屠沽人。君看兰亭墨,岁久迹岂陈。当时本嬉戏,后世乃见真。我行适春暮,及此禊饮辰。墨池奏环玦,书堂暗松筠。堂有有遗像,俨坐遗冠巾。情知金堂仙,可望不可亲。物色倘见之,欲去犹逡巡。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宋代。欧阳修。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夜雨。宋代。张九成。 春阴正愁绝,夜雨复淋漓。楚客南冠日,湘累去国时。千山花尽落,万壑水东之。脉脉灯前意,夫君知不知。
蓟门行。元代。胡奎。 天上白雪飞,将军朝猎围。大野地椒短,草深狐兔肥。健儿先报捷,生缚楼兰归。
丁未元月。宋代。杨万里。 献岁朝未央,新霁快明发。晨曦耿五色,宿霭炊四彻。洗清万沟尾,销尽一月雪。素光从何来,晶荧落寒笏。回胆背阴处,犹藏半檐白。夜来有微霜,雪上辨不得。时於翠幕顶,扫掠见琼屑。还将黄金日,正射白银阙。忽然卷班出,红缘乱眼禧。归来饮屠酥,笑向儿女说。
挽宜春赵别驾二首 其二。宋代。徐元杰。 诗债松边了,锄荒剩种花。云程衡麓雁,风味仰山茶。白玉楼成速,金銮事可嗟。桃源千古恨,寒日惨啼鸦。
吴真人卢沟雨别图。元代。赵孟頫。 驱马上河梁,执手远别离。远别数千里,临分各相思。山川一何悠,去去勿复迟。高堂有双亲,黄发映厖眉。还家拜堂下,置酒作儿嬉。却归见天子,忠孝两无亏。人生如公少,致身贵及时。此行将未巳,亲寿当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