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君此去几时来,雪里梅根待暖回。莫似仙家寥落甚,蟠桃千岁始重开。
送春寄呈祖袁州二首 其二。唐代。李觏。 东君此去几时来,雪里梅根待暖回。莫似仙家寥落甚,蟠桃千岁始重开。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赏雨。清代。吴敦常。 密云天外正漫漫,好雨开门独自看。润到琴书心亦爽,凉生枕簟梦俱安。珠跳喜对荷千柄,戟注欣觇竹万竿。却羡司空茅屋里,买春不放玉壶乾。
崇庆牧常君殉节诗二首 其二。清代。张洲。 锦城俎豆重明禋,卜地浣花祠庙新。已识忠名颁紫诰,剧怜义骨乱青燐。桐乡泣泪民留像,华表风烟鹤有神。最是汗青传万古,端从特笔纪微臣。
浣溪沙 壬寅正月十六日见东宫踏冰过金海作二阕 其一。明代。夏言。 迎和门外日初晴。玉树琼楼照眼明。胡床隐坐度层冰。此日人间占瑞雪,昨宵天上看华灯。朱衣凌晓禁中行。
正月九日上之游杨季穆以酬唱见寄走笔次韵。宋代。魏了翁。 雨中未放笑眉开,独守空斋著玉杯。观水功夫随处见,逝川意思即心来。
送蕳别驾还宝宁 其二。明代。符锡。 宦海悠悠两鬓星,相逢无复叹浮萍。名家令侄中丞是,于我犹能眼倍青。
折丹桂(中秋南湖赏月)。宋代。张鎡。 玉为楼观银为地。秋到中分际。淡金光衬水晶球,上碧虚、千万里。香风浩荡吹蟾桂。影落澄波底。揭天箫鼓要诗成,任惊觉、鱼龙睡。
两桥诗,并引 其二 西新桥。宋代。苏轼。 昔桥本千柱,挂湖如断霓。浮梁陷积淖,破板随奔溪。笑看远岸没,坐觉孤城低。聊因三农隙,稍进百步堤。炎州无坚植,潦水轻推挤。千年谁在者,铁柱罗浮西。独有石盐木,白蚁不敢跻。似开铜驼峰,如凿铁马蹄。岌岌类鞭石,山川非会稽。嗟我久阁笔,不书纸尾鹥。萧然无尺箠,欲构飞空梯。百夫下一杙,椓此百尺泥。探囊赖故侯,宝钱出金闺。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似闻百岁前,海近湖有犀。那知陵谷变,枯渎生茭藜。后来勿忘今,冬涉水过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