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斋日日簿书尘,不觉光阴暗里侵。忽见前山有花发,始知今岁已春深。
边风尚有寒吹面,腊雪全无早系心。忧国忧民平日事,新来赢得白盈簪。
劝耕二首 其二。唐代。吴渊。 铃斋日日簿书尘,不觉光阴暗里侵。忽见前山有花发,始知今岁已春深。边风尚有寒吹面,腊雪全无早系心。忧国忧民平日事,新来赢得白盈簪。
吴渊(1190—1257年)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约六十八岁左右。嘉定七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又力战有功。拜参知政事,未几,卒。渊著有《退庵集》、《退庵词》奏议及易解,《宋史本传》传于世。 ...
吴渊。 吴渊(1190—1257年)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约六十八岁左右。嘉定七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又力战有功。拜参知政事,未几,卒。渊著有《退庵集》、《退庵词》奏议及易解,《宋史本传》传于世。
鲁如晦郎中挽词。宋代。范成大。 自古归来引,于今遂隐篇。棋灯荧夜观,歌板聒春船。陈迹空华似,佳城露草边。寂寥鸡黍约,望眼一潸然。
夜宿垂虹亭舟中有感而作。宋代。庞元英。 离家无数里,客思便侵凌。久拨炉无力,频翻被有棱。孤蟾如得伴,哀雁拟伤矰。怪底寒清冽,推篷露气凝。
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贤述梦诗其间叙卫公事。宋代。苏颂。 曾览三贤述,吟哦日几遭。文章追李杜,赠答拟刘曹。二相逢辰早,中山擅价高。才华固相若,光焰实难韬。智决推安邑,超腾自髧髦。武谋家府秘,晋祝史君褒。任重函牛鼎,投虚剸兕刀。内庭才视草,同列便栖毫。夷夏欣宁谧,揄扬颂戢櫜。台乌栖直舍,厩马借拳毛。对数开宣室,忠逾谏馆陶。丝纶长庆制,奴仆楚人骚。双节分千骑,沧波看六鳌。带垂金错落,服赐锦葡萄。忧国常箴衮,延宾罕置醪。韦平门素贵,周邵职奚叨。在镇民除瘼,还朝雨润膏。星霜恩感旧,休沐事忘劳。去蠹过蟊蠈,防仇甚猘獒。躬仍主戎索,手不释书絛。相以父年入,权因主眷操。神锋虽爽爽,灵府亦忉忉。乌岭无遗镞,维城独赠袍。风波消横议,枳棘奈群豪。既悟方城语,何由别墅邀。间言多斐贝,间地少蹊桃。世路山川险,愁肠冰炭熬。两朝空献替,万里孰呼号。都为尤权势,终令触怒涛。灾屯疑是马,朋敌目为牢。伊昔来江海,频年泛棹篙。再违文石陛,三拥浙西旄。梦觉魂应断,诗成首重搔。缄封寄僚友,往复走轺舠。残漏传军柝,新流涨郡濠。所怀存北阙,有志念东皋。岂谓投荒裔,从兹解袠弢。平泉遂榛莽,甘露渐藜蒿。像寄浮屠宇,香焚过客艘。依然见尘迹,流恨水滔滔。
四景宫词。元代。杨维桢。 黛螺新赐量成斗,画眉日画青青柳。长得君王一笑看,眠文不敢朝欣酒。盘珠夜制衮龙衣,红冰笋软呵纤手。坐听灯人报晓筹,二十五声寒点后。
咏梅花诗。南北朝。鲍泉。 可怜阶下梅,飘荡逐风回。度帘拂罗幌,萦窗落梳台。乍随纤手去,还因插鬓来。客心屡看此,愁眉敛讵开。
题刘正之少陵像二首。宋代。赵蕃。 我今即有湖南役,准拟扁舟泊耒阳。敬谢此图非久别,会倾桂酒奠椒浆。
次韵邓善之书怀七首 其六。元代。方回。 以逊而绵者,居然古性情。温恭瞻道貌,响浪听心声。施药痊诸病,留田与后耕。日予拜嘉惠,欲报乏连城。
谢寺双桧(扬州法云寺谢镇西宅,古桧存焉)。唐代。刘禹锡。 双桧苍然古貌奇,含烟吐雾郁参差。晚依禅客当金殿,初对将军映画旗。龙象界中成宝盖,鸳鸯瓦上出高枝。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