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西风马力生,折胶时候正凄清。
功名未立头空白,却忆金徽万里行。
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唐代。夏竦。 原上西风马力生,折胶时候正凄清。功名未立头空白,却忆金徽万里行。
夏竦,字子乔,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
夏竦。 夏竦,字子乔,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七夕诗二首 其二。南北朝。刘骏。 秋风发离愿,明月照双心。偕歌亦遗调,别叹无残音。开庭镜天路,馀光不可临。沿风披弱缕,迎辉贯玄针。斯艺成无取,时物聊可寻。
龙潭。元代。刘因。 盘磴脱交荫,平坛得高岑。高岑不可攀,哀湍激幽音。穷源岂不得,爽气来骎骎。灵润发山骨,沮洳下崖阴。为问石上苔,妙理谁曾寻。乾坤有乾溢,此水无古今。下有灵物栖,倒影毛发森。东州旱连岁,呼龙动云林。顾此百丈潭,岂无三日霖。为霖此虽能,鞭策由天心。日暮碧云合,空山深复深。
守斋示予游问政山和陈广文诗予用韵呈守斋。宋代。陈鉴之。 小人名山访古归,雪云不争听招麾。琼瑶千嶂插空阔,珠璧一诗争崛奇。兴逸聊兹游赤石,民安何待花潢池。妓围如画心如水,有鬒发从渠映玉碑。
同惟敬诸丈邀刘观察集李园。明代。胡应麟。 楼阁凄凄云雾残,幽盟河朔此盘桓。庭催黄叶风交响,席倚青萍月共寒。一径秋光摇碣石,千门晴色绕长安。题诗剩有邹枚侣,并拂朱丝兴未阑。
客中感秋呈王德载卢子明柳陈甫诸公。明代。徐熥。 他乡为客长离忧,一夜新寒感敝裘。对酒正当桑落后,思家偏向雁来秋。白门月冷砧初断,淮水霜深叶自流。不是天涯有知己,萍踪那得久淹留。
初夏夜。清代。陈忠平。 春华馀点点,夏木渐阴阴。夜噪虫初语,楼高风满襟。但愁诗思竭,空对海云深。倦极易成梦,寂廫差可禁。
江西再逢周琏。唐代。贯休。 六七年不见,相逢鬓已苍。交情终淡薄,诗语更清狂。未得丹霄便,依前四壁荒。但令吾道在,晚达亦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