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韩李城南赵,欲往从之道阻长。
与我诗盟烦借问,角弓永好愿无忘。
晚坐和韵。唐代。仲并。 城东韩李城南赵,欲往从之道阻长。与我诗盟烦借问,角弓永好愿无忘。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
仲并。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平谷秋兴六首 其二。清代。曾习经。 画角呜咽闭禁城,不堪垂泪更分明。未成报国惭儒术,宛是还乡听鼓声。一月照人愁欲绝,百年多难若为情。未知忧患犹多少,羡尔厨头老步兵。
大醉后率尔三首 其二。明代。袁凯。 身是江南儒家子,十五学经二十史。低回欲得圣贤心,浩荡更觅先儒旨。当时自谓才可重,岂料中年人不用。白头总得溪上田,手脚生疏不能种。
秋兴家山之咏。宋代。韩淲。 尘埃困小官,忍穷未为长。勿苦问穷达,当与贫相忘。幽栖吴山底,偶占大隐坊。晨兴到药局,夜坐唯书房。俯仰亦已安,恍然如山庄。巷僻远市语,窗明摇灯光。不觉西风起,雁飞草木黄。涧下有敝庐,怀哉付饥肠。
过观来石断愚上人留斋微雨旋霁遂行 其二。明代。孙传庭。 归路临兰若,仍馀揽胜情。云烟携客至,麋鹿夹僧迎。经罢龙收雨,斋馀马趁晴。重来非漫约,诸衲记深盟。
雨中入城送赵吉州器之二首。宋代。杨万里。 村店农忙半不开,入城客子去还来。阿耶乌伞儿青笠,卖却松柴买菜回。
谒张曲江祠。明代。梁元柱。 祠享南关第一峰,千秋殿阁敞崇墉。云移白羽开祠谱,风度苍岩问逸踪。宁复人间瞻俎豆,却从天外听簴钟。高山忻慕低回久,前路寒烟起暮松。
泮宫杏花乃阎紫微为教官时所殖复用前韵。宋代。王十朋。 同年紫微公,昔游帝王家。穿杨百步间,妙不毫釐差。桂窟擢高枝,杏园赏仙葩。手移曲江根,不惮川涂遐。翱翔夫子坛,栽植泮水涯。花好实亦成,诸公欣拜嘉。我来节中和,数树红交加。不见紫微郎,如对紫微花。满堂烂银袍,赋诗丽绮霞。大胜瓜李桃,欲报无琼华。
【越调】小桃红 磕瓜木胎毡。元代。荆干臣。 磕瓜木胎毡观要柔和,用最软的皮儿裹。手内无他煞难过,得来呵,普天下好净也应难躲。兀的般砌末,守着个粉脸儿色末,诨广笑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