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共惜隔年期,岂堪四野阴云垂。几处红楼歌吹起,窥檐初讶寒光迟。
那知细雨复侵夜,灯外蟾影还微微。是时册府陪诸彦,聊复杯酒相追随。
地严更觉秋气净,雨过还有凉风吹。忘怀自得觞咏趣,真赏不为阴晴移。
月岂无光忌全露,云亦有意藏馀辉。云轻影薄自清绝,不减永夜天河诗。
人言蚌胎因吸月,随月明暗占盈亏。诏词丁宁斥金翠,岂更漉海求珠玑。
月光不露乃天意,正是君王崇俭时。
中秋夜馆中会饮。唐代。刘才邵。 世情共惜隔年期,岂堪四野阴云垂。几处红楼歌吹起,窥檐初讶寒光迟。那知细雨复侵夜,灯外蟾影还微微。是时册府陪诸彦,聊复杯酒相追随。地严更觉秋气净,雨过还有凉风吹。忘怀自得觞咏趣,真赏不为阴晴移。月岂无光忌全露,云亦有意藏馀辉。云轻影薄自清绝,不减永夜天河诗。人言蚌胎因吸月,随月明暗占盈亏。诏词丁宁斥金翠,岂更漉海求珠玑。月光不露乃天意,正是君王崇俭时。
(1086—1158)吉州庐陵人,字美中,号杉溪居士。徽宗大观三年上舍及第,宣和二年中宏词科。高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帝称其能文,为时宰所忌,出知漳州,于城东开十四渠,溉田数千亩。官至工部侍郎、权吏部尚书。有《杉溪居士集》。 ...
刘才邵。 (1086—1158)吉州庐陵人,字美中,号杉溪居士。徽宗大观三年上舍及第,宣和二年中宏词科。高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帝称其能文,为时宰所忌,出知漳州,于城东开十四渠,溉田数千亩。官至工部侍郎、权吏部尚书。有《杉溪居士集》。
晚春。宋代。程颢。 人生百年永,光景我逾半。中间几悲欢,况复多聚散。青阳变晚春,弱条成老干。不为时节惊,把酒欲谁劝。
春游篇。明代。林大钦。 白日照园林,春芳伤人心。及辰谐兹游,水石共追寻。和风澄暄景,鲜云垂薄阴。游鱼在清波,好鸟鸣高岑。眷是幽素惬,缅然睇层嵚。提壶接佳宾,引满涤沈疴。挥觞纵遥情,顿忘中所歆。吾志在玄初,穷通祇自任。
过后山。明代。释宗泐。 为惜山程近,行穿石径微。藤稍斜刺眼,草子细粘衣。废宅人何在,荒林鸟不飞。旧游还历历,抚事觉今非。
天迪以新诗属序未及脱稿赋此报之。明代。胡应麟。 青藜遥夜并过从,白帢聊将对曼容。一遇仙郎惭倚马,从知词客擅雕龙。丹霞恍忽闽山驻,紫气苍茫岱岳重。遍读新诗三百首,江天何处觅芙蓉。
怀归 其三十。明代。申佳允。 桑乾河水白,无恙挂秋帆。雪满高人屧,风吹隐士衫。论交俱六吉,阅世欲三缄。苍莽恒阳树,天风振石巉。
一路。宋代。陈昂。 一路颇幽闲,行行又几湾。微茫听竹籁,次第较花颜。林壑千层瀑,茅堂四面山。卜居如得此,日日闭柴关。
秋感。宋代。叶茵。 蘋洲起壮风,秋事太匆匆。节候一番别,心期几处同。牛沈苔晕碧,蟹断蓼拖红。有客愁无柰,人生总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