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秋草外,活计一渔篷。
淡月明寒苇,新霜醉晓枫。
身虽殊出处,道岂有穷通。
俯仰看人面,何如数过鸿。
寄郭月篷。唐代。真山民。 烟波秋草外,活计一渔篷。淡月明寒苇,新霜醉晓枫。身虽殊出处,道岂有穷通。俯仰看人面,何如数过鸿。
处州丽水人。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真山民集》。 ...
真山民。 处州丽水人。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真山民集》。
六月二十六日秀青亭初成与客同集。宋代。张栻。 亭成胜日好风光,佳客携将共一觞。苍壁插空千古色,高松荫堤三伏凉。肉鱼缕脍寒水玉,剥莲煮鼎甘露浆。便觉故园浑在眼,只应漓水似潇湘。
梁三朝雅乐歌 俊雅 一。南北朝。沈约。 设官分职。髦俊攸俟。髦俊伊何。贵德尚齿。唐乂咸事。周宁多士。区区卫国。犹赖君子。汉之得人。帝猷乃理。
拟古 其三。清代。奕询。 策杖入深山,纡迂蹊径窄。越洞复攀岩,副此探幽癖。忽见鹤发人,相窥自林隙。兀坐木石间,手画先天易。举步欲相就,荆榛碍行屐。迂回路几条,相距已咫尺。丘壑犹宛然,其人乃白石。仙踪何杳矣,对此空怅惜。回首暮烟凝,林深日已昃。
哭高伯平先生用文公挽籍溪胡先生韵 其一。清代。朱之榛。 忆坐春风里,匆匆二十年。诗文余子事,道德几人全。调籍依韩韵,传薪重许篇。少时经患难,两鬓早苍然。
题中寂堂。宋代。韩驹。 虎卧文公庐,鸟巢道林室。本自无俗喧,何由辨真寂。逃溺必登山,避燔必趋泽。君看好静人,万虑固未息。是心傥已刳,对境起亦得。上人早闻道,晚顺世间迹。振衣下灵岩,飞锡来上国。高堂亦何有,万卷绕四壁。客来倚风廊,晤语终日夕。莫言门如市,中有忘机客。吾曹诗酒污,此道谁目击。唯应寂时趣,独有清士识。
天门。清代。王鸣盛。 白浪天门断,千崖杳莫攀。登舻一长啸,遥见谢公山。我欲浮湘去,行吟楚泽间。今宵对明月,把酒慰离颜。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唐代。杜甫。 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