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富文墨,名字世多知。
谈笑取高第,弦歌当此时。
临河薪石费,近塞茧丝移。
缓急常愁此,看君有所为。
送河间晁寺丞。唐代。王安石。 公孙富文墨,名字世多知。谈笑取高第,弦歌当此时。临河薪石费,近塞茧丝移。缓急常愁此,看君有所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相和歌辞。从军行六首。唐代。刘长卿。 回看虏骑合,城下汉兵稀。白刃两相向,黄云愁不飞。手中无尺铁,徒欲突重围。落日更萧条,北方动枯草。将军追虏骑,夜失阴山道。战败仍树勋,韩彭但空老。草枯秋塞上,望见渔阳郭。胡马嘶一声,汉兵泪双落。谁为吮痈者,此事令人薄。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一身事征战,匹马同辛勤。末路成白首,功归天下人。倚剑白日暮,望乡登戍楼。北风吹羌笛,此夜关山愁。回首不无意,滹河空自流。黄沙一万里,白首无人怜。报国剑已折,归乡身幸全。单于古台下,边色寒苍然。
生诗十首书王堇父慈无量集以凡百畏刀杖无不爱寿命为韵 其四。明代。陶望龄。 从事愁见拘,波臣苦遭荡。蝈氏群处囊,悲鸣更相仗。寄书已成悔,见梦徒增妄。数钱赎尔至,缚解羁囚放。困极势未遒,苏余气仍壮。衔恩未忍去,故作三回望。何方绝网钓,何去保无恙。感激见深衷,迟疑抱遐怅。赠尔金口言,努力此回向。耨水具功德,莲花好安养。微施岂怀报,往矣慎波浪。群蛙犹有情,鼓吹西窗傍。
步韵和徐慎侯先生六十述怀八首 其五。清代。祝廷华。 芙蓉江上息宾鸿,独立鸡群四顾空。腹有诗书才辟易,胸罗星斗气沈雄。一枝未寄梅常绿,两地相思豆尚红。花甲已周犹矍铄,湖山到处识诗翁。
白伫词。宋代。吴龙翰。 吴宫烟水碧迢迢,琼楼十二凌青霄。北方佳人颜如花,素衣濯濯明朝霞。云母屏风珍珠箔,香销金鸭春寒薄。璧月流光罗绮筵,白伫舞残月欲落。君看月落夜潮平,吴江阔兮越江深,吴王醉兮越王醒。
宝鸡巷访吴见末比部即订九日之游。清代。申涵光。 卜宅依寒水,朝回只闭关。见君当落叶,此地有空山。雨歇秋仍暖,官贫老更闲。登高何处好,屦杖许追攀。
陈郎中竹园。宋代。刘敞。 苍竿十馀亩,岁晚色更好。诘曲逗远村,深沈象晴岛。鸣禽自相应,风叶不待扫。何事主人心,白头三署老。
咏史八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 清时厌藜藿,挟策干承明。肃肃中天宇,列宿悬神京。衣冠萃阊阖,谒帝罗群英。如何攀龙客,相弃若浮萍。长啸出宛洛,驱车返柴荆。升高望八荒,濯足临四溟。商山岂不贵,畏垒岂不荣。大哉鲁尼父,著作垂千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