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全(一○三六~一○八四),字大同(《天台续集别编》卷五),俗姓王,洛阳(今属河南)人。年十九得度,初游彭城、寿春,后居瑞州。乃南岳下十三世,宝峰文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七)。神宗元丰七年卒,年四十九。事见《栾城集》卷二五《全禅师塔铭》。今录诗六首。 ...
释道全。 释道全(一○三六~一○八四),字大同(《天台续集别编》卷五),俗姓王,洛阳(今属河南)人。年十九得度,初游彭城、寿春,后居瑞州。乃南岳下十三世,宝峰文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七)。神宗元丰七年卒,年四十九。事见《栾城集》卷二五《全禅师塔铭》。今录诗六首。
寓言。唐代。孟郊。 谁言碧山曲,不废青松直。谁言浊水泥,不污明月色。我有松月心,俗骋风霜力。贞明既如此,摧折安可得。
双凫观。宋代。梅尧臣。 野水双纹翼,云萝谩自媒。惊飞带波起,行啑拂萍开。暖日浮还没,寒汀去复来。王乔如可挹,仙舄此徘徊。
中秋月。唐代。许昼。 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清光不向此中见,白发争教何处生。闲地占将真可惜,幽窗分得始为明。殷勤好长来年桂,莫遣平人道不平。
登六盘山绝顶。清代。袁保恒。 万叠屏风带夕曛,孤峰突兀气氤氲。神仙有道无人问,泾渭殊源自此分。洞鹤舞残千岁雪,山花开绚半天云。自惭使节频来往,宵旰何曾慰帝宸。
和曹彦礼书怀六首 其三。元代。曹伯启。 流水高山待赏音,人生腾踏岂无心。他时先步岩廊上,莫遣门庭海样深。
谢胡子远郎中惠蒲太韶墨,报以龙涎心字香。宋代。杨万里。 墨家者流老蒲仙,碧梧采花和麝烟。华阳黑水煎胶漆,太阴玄霜作肌骨。龙尾磨肌饮鼠须,落点髹儿儿不如。夷甫清瞳光敌日,一见墨卿惊自失。後来夔川有梁果,尔来黟川有吴老。亦追时好得时名,竟为蒲生竖降旗。吴滋往往玄尚白,梁墨湿湿黐黏壁。南宫先生来自西,惠然赠我四玄圭。我无鹊返鸾回字,我无金章玉句子。得君此赠端何似,兀者得靴僧得髢。安得玉案双鸣璫,金刀绣段底物偿。送似龙涎心字香,为君兴云绕明窗。
故经略华文赵郎中崇宪挽章三首 其一。宋代。曹彦约。 国是归宗相,儒科看嫡传。与时常落落,持论极拳拳。柄用无韩范,师承有涧瀍。衣冠何足论,父子世称贤。
娇月笼烟,下楚领、香分两朵湘云。花房渐密时,弄杏笺初会,歌里殷勤。沈沈夜久西窗,屡隔兰灯幔影昏。自彩鸾、飞入芳巢,绣屏罗荐粉光新。
十年未始轻分。念此飞花,可怜柔脆销春。空余双泪眼,到旧家时郎谩染愁巾。袖止说道凌虚,一夜相思玉样人。但起来、梅发窗前,哽咽疑是君。
忆瑶姬(骑省之悼也)。宋代。史达祖。 娇月笼烟,下楚领、香分两朵湘云。花房渐密时,弄杏笺初会,歌里殷勤。沈沈夜久西窗,屡隔兰灯幔影昏。自彩鸾、飞入芳巢,绣屏罗荐粉光新。十年未始轻分。念此飞花,可怜柔脆销春。空余双泪眼,到旧家时郎谩染愁巾。袖止说道凌虚,一夜相思玉样人。但起来、梅发窗前,哽咽疑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