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宋代。王安石。 涧水横斜石路深,水源穷处有丛林。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败壁数峰连粉墨,凉烟一穗起檀沈。十年亲友半零落,回首旧游成古今。
病柳。清代。陈恭尹。 黄落亦复好,青青将若何。受人怜不久,当路折偏多。艳节成虚往,严霜幸未过。金城旧栽处,流涕怨蹉跎。
秋日游青山访太白墓二首 其二。宋代。李之仪。 淹时苦炎暑,此日遇初秋。旧籍存千亩,彝伦咏九畴。但能寻旷荡,何必事深幽。未愧辽东笑,真成知北游。
春日湖上 其一。明代。刘泰。 笙歌窟里无穷景,老我从游学少年。但信玉骢穿翠径,谁惊白鹭入苍烟。暖风欲飐簪花帽,春水初高载酒船。笑指涌金门外路,几时罗袂再重连。
训士吟 其十六。清代。戴亨。 日出扶桑阳,月落咸池阴。日月不遍照,安问他人心。明珠忽夜投,罕不按剑临。琰琬持自粥,虽美吝其金。所以古大人,潜迹甘泉林。岂故却荣显,枉己非所钦。
龚子敬同游桃花坞赵中时适至。元代。郭麟孙。 麦光晓郭摇香浪,花气浮空散紫霞。小院碧桃留客醉,隔林修竹又谁家。清明过了春将暮,浊酒倾残日又斜。一笑相逢诚不易,人生看得几韶华。
当年聚石赋全提,断处飞梁险处梯。铁展霓腰疑水竭,玉伸象准卷云低。
危于汉使回车坂,深似秦人避乱溪。钟梵殷床连夜旦,相忘猿鸟各安栖。
次复斋奚左藏补陁岩寺韵寺有象鼻岩渴霓皆佳致。宋代。释居简。 当年聚石赋全提,断处飞梁险处梯。铁展霓腰疑水竭,玉伸象准卷云低。危于汉使回车坂,深似秦人避乱溪。钟梵殷床连夜旦,相忘猿鸟各安栖。
和白沙秋夜述怀 其二。明代。庄昶。 万里行藏意,先生不遣疏。此心无系著,到处有鸢鱼。白发看虽满,青山不受呼。前年荔枝熟,童子报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