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老不可问,高台荆棘间。
一时戎马散,千古暮鸦还。
事往孤鸿断,人来落照閒。
兴亡无限恨,惨淡对河关。
废烽台。唐代。韩维。 耆老不可问,高台荆棘间。一时戎马散,千古暮鸦还。事往孤鸿断,人来落照閒。兴亡无限恨,惨淡对河关。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再和。宋代。郑刚中。 我赋蜡梅什,吁嗟何独梅。天衢谁谓高,富贵容奸回。世路可怜窄,岩穴定奇瑰。刘蒉策如虹,李郃方为魁。汉帝称盛礼,太史不得陪。楚亦多在夫,灵均葬江隈。天马絷四足,悲鸣谩徘徊。楩楠遇拙匠,血指成弃材。高冈凤鸣姿,灶下随烟埃。泛观无不尔,何叹化为灰。我俗劝处了,无庸画红腮。我欲劝朝士,无庸巧相媒。时来鸡犬仙,势去金石摧。置器戒如斗,酌酒当如淮。陶陶醉乡中,壮心休自颓。小视造物者,令与儿辈偕。浩气塞天地,容易毋悲哀。
辛未生日志感 其三。清代。杨廷理。 忆承恩命感惭俱,荐历升阶眷独纡。鞅掌卅年因偊步,黾皇一念凛公趋。缘深瀛海频经度,梦契臞仙屡仗扶。差喜精神犹满足,卑官雅称白髭须。
闻黄叔敏双陆因寄。宋代。郑会。 水晶帘动影傞傞,白玉棋盘金字窠。赢得阿谁花十八,日长深院笑声多。
津沽杂感 其六。清代。郑孝胥。 心许谁能意遽寒,盛衰开落太无端。花前连日东风恶,却避残红不忍看。
夏德树大理见寄古选次韵答之。明代。王缜。 有客款我门,笑言恒哑哑。问我亦何为,万事如茅把。古道日已非,今人竞清洒。丝桐久不弹,知音聊一写。山泽有往来,天地自高下。顾谁独得之,斯人乃达者。面目虽不同,肺肝讵能假。瓶罂各有用,所贵在陶冶。我当从容言,永入芝兰社。
和秀实别寄二篇。宋代。王洋。 香火社闲棋度日,溪山伴静酒为年。碧霄鹤唳诗情远,湖院僧知蔡梦圆。常喜春锄行佚老,每嫌棋路尚争先。平湖草岩径行好,后夜延缘刺钓船。
春雨卧病书怀 其十。明代。童轩。 狡兔谋三窟,寒乌借一枝。浮名成底用,薄俗不堪医。竹色团书屋,芸香落砚池。投闲聊尔遣,知命复何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