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如破崖,寺带乔木石。
禅房掩清昼,佛画剥寒雨。
荒池野蔓合,浊水佳莲吐。
萧条联骑游,淡薄对僧语。
秋风日夕好,胜事从此数。
同曼叔游菩提寺。唐代。韩维。 高城如破崖,寺带乔木石。禅房掩清昼,佛画剥寒雨。荒池野蔓合,浊水佳莲吐。萧条联骑游,淡薄对僧语。秋风日夕好,胜事从此数。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望极二首 其一。明代。李梦阳。 望极云天黑,关门落叶深。古城饥雀啅,长路断蓬沉。嫠妇登楼思,孤臣去国心。此时看故垒,何处不沾襟。
水龙吟。清代。张迎禊。 朝来静掩茅斋。喜无车马轻相过。匆匆朝市,年年奔走,应嗟计左。百岁光阴,人生能几,电光石火。问床头金尽,功名何物,休只是,悲无那。多少朱门烟锁。胜蜗庐,幸还未破,闲中且把。笔床茶灶,安排贴妥。待看春回,花明柳媚,莺吟燕和。更《南华》一卷,辋川半幅,尽饶清课。
读小修南游稿志喜 其一。明代。袁宗道。 怪尔新诗好,居然下里稀。眉端沧海色,江上白云衣。鼓楫三湘去,携图五岳归。能令名利客,一倍宦情微。
感遇十首 其九。清代。戴亨。 灵虬潜深渊,江湖任所逝。常服易其初,风涛多滞泥。哲人睹未形,愚者触机棙。前途已云迷,回辙岂失计。变化看浮云,失得塞翁谛。祸福互为根,荣枯亦更递。荷篑诚我师,深浅随揭厉。
咏松塔二首和田御宿焦涵一作 其一。明代。孙传庭。 浮图耽夙寄,对此意殊饶。细叶攒峰削,高柯累级遥。沸涛仙梵落,掩盖宝幢摇。舍利应曾贮,君无讶后凋。
今日僧李正甫还零丁山。明代。张家珍。 靖康一买钓鱼船,牢落零丁有几年。今夜暂同灯下酒,明朝相望岛中天。山深麋鹿依弘景,海阔鱼龙傍鲁连。莫叹无成当此日,从来贤哲本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