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驱羸马望嵩支,正值嵩阳踯躅春。
千古废兴都邑地,百年劳苦宦游身。
曾耽胜事留连久,忽见新诗叹息频。
君欲买山能遂否,它时愿作杜社中人。
览杨乐道洛下诸诗。唐代。韩维。 昔驱羸马望嵩支,正值嵩阳踯躅春。千古废兴都邑地,百年劳苦宦游身。曾耽胜事留连久,忽见新诗叹息频。君欲买山能遂否,它时愿作杜社中人。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一室。宋代。喻良能。 阴阳一室冷兢兢,燕坐何曾病郁蒸。只拟纶巾持羽扇,未须赤脚踏层冰。满盘碧玉初投箸,一榻清风更曲肱。扫地焚香凉到骨,疏帘何处欲挥蝇。
颂邑侯曾公。清代。诸枚。 饮水心期只自知,清风应不数胡威。五株柳色摇骢马,千树芙蓉照锦衣。鼛鼓昼闲鸿自远,朱弦夜静鹤还飞。使君更是饶文彩,铜钵催诗咏翠微。
留别镇西厅许清贵司马。清代。雷以諴。 果否西疆此扼喉,东旋策骑偶停休。放衙吏役闲于鹤,待食兵民瘦似鸠。报国有心时转逆,辞官无计老还留。归来万里君恩重,却笑书生亦白头。
浪淘沙慢 沪上送易由甫,用清真韵。清代。陈锐。 送君路、潮奔极浦,雾压荒堞。归兴无端自发。清歌即席乍阕。看鬓角眉尖愁共结。柳条碧、素手亲折。料此后风萍逐流水,人天事悽绝。清切。古今望眼空阔。对浩荡神州沈陆恨,付与霜雁咽。休更说江湖,朋旧轻别。艳才易竭。销几回、来去春花秋月。平地羌笳悲风叠。楼台好、胜游渐歇。拂明镜、婵娟圆又缺。问梦觉、十万莺花,甚玉色、伤心一夜青丝雪。
居延海树闻莺同作。唐代。陈子昂。 边地无芳树,莺声忽听新。间关如有意,愁绝若怀人。明妃失汉宠,蔡女没胡尘。坐闻应落泪,况忆故园春。
赠瑞慈维贞1961年密西根 观钱选画。宋代。李祁。 世人每嫌春去速,我今只恨春来迟。清明已过犹飞雪,景奇可异非其时。千林远望嗟枝瘦,细察方知蕾似豆。待之半月复兼旬,消息沉沉春不透。九十春期不待人,何年陌上花枝茂。主人招宴烦恼除,谈玄谈艺语如珠。素障高张钱选画,池塘乐事草虫图。画工巧笔何由现,凭借明灯烘背面。千年平视难得真,神妙秋毫今始见。翠带波萦水荇柔,红绡翅薄蜻蜓倦。蚱蜢雄踞臂怒张,汹汹欲向谁挑战。蚊团隐约暮天浮,嗡嗡恍惚声成片。荷叶虽残绿尚妍,低昂好作水中天。护它蛙伴双双坐,闲话今年并去年。我自离家千万里,春风往往吹愁起。登楼何处望云山,蓟北潇湘期梦里。今看此画心意投,花鸟虫鱼各自由。我亦开怀权自适,悠然与作逍遥游。
寄孙尧峰把总。明代。谢榛。 同衰不相见,忆昔蓟门逢。送别吴帆远,含思燕树重。湖光閒鹳鹤,秋色净芙蓉。月下长安梦,枫桥夜半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