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日暮急,薄寒生小苑。
群英不我遗,并坐慰幽蹇。
欢来引觞酌,快甚瓴水建。
才非孔文举,坐愧客常满。
南堂席上赋得花树子。唐代。韩维。 春风日暮急,薄寒生小苑。群英不我遗,并坐慰幽蹇。欢来引觞酌,快甚瓴水建。才非孔文举,坐愧客常满。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送蒋大尹。宋代。王称。 秋来城下柳条稀,祖席官亭醉落晖。小邑弦歌千室远,空林怅别几人归。舟移越渚清砧候,路入吴门驿火微。此去料应承宠渥,临岐何必泪沾衣。
重阳山居。唐代。司空图。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遗斋。明代。沈周。 风云已外违高翮,草莽之中寄贱名。江海固非长往地,乾坤聊寄不訾生。乌罗礼废人将老,白醴恭衰我自平。菜本瓜苗虽琐琐,栽培于物尚多情。
暮云辞。宋代。白玉蟾。 云行太虚中,薄暮何冥冥。仰望青松梢,上有白雪翎。千岸舞落叶,万树罗翠屏。流水咽寒涧,湛露濡香蘅。幽人一回首,家世渺浮萍。蓬莱在何许,绛阙邈太清。青鸟杳不来,白云去玉京。夫我何悽其,怅哉此幻形。注目玉霄峰,青猿一声声。
题寄梁海屋。明代。湛若水。 浮生浮世海浮船,不谢星槎到海源。我欲因君浮海去,海心风月更无边。
临邑晚眺。清代。孙理。 晚照晴开万井烟,凭高秋意满山川。催寒砧杵连村落,截雨虹霓挂海天。南国苍茫迷远望,西风摇落感流年。泺源两度吟黄叶,又听犁城八月蝉。
寄寿太宰杨公三首 其三。明代。唐伯元。 总为社稷爱苍生,疏懒猥承国士名。一饭只今谁吐哺,三台此日望调羹。歌残白雪何人和,眼看黄河几度清。惟有祥光南极外,夜深长拱帝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