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浩无极,兹亭安在哉。
传名落人间,犹使尘抱开。
昔为干戈地,今以游观来。
物变未始穷,千年一浮埃。
何时江山秀,旷然当酒杯。
寄题秀州槜李亭。唐代。韩维。 云水浩无极,兹亭安在哉。传名落人间,犹使尘抱开。昔为干戈地,今以游观来。物变未始穷,千年一浮埃。何时江山秀,旷然当酒杯。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杨花。元代。马臻。 品题曾入百花名,长恨濛濛画不成。灞岸雨馀粘穗湿,章台风暖扑人轻。缓随流水知无力,閒度高楼似有情。想得山斋清影里,乱和蛛网惹柴荆。
题慧礼师双树院。宋代。刘敞。 双树婆娑三百年,江南秀色上参天。不知昔日谁来种,正为道人开法缘。
南江吟为孙从一按察作 其二。明代。顾璘。 承天楼阁似京华,江上人烟簇锦花。直到东头高柳里,孤撑草阁伴渔家。
早发韦城。宋代。韩琦。 北去川原极目平,修途尘敛雨初晴。岁丰禾黍高低积,天晓云霞散乱明。宵露尚漙香草木,朔风时紧撼旗旌。病襟斗觉精神健,屈指乡邦近数程。
湘州九日城北亭子。唐代。张说。 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宁知沅水上,复有菊花杯。亭帐凭高出,亲朋自远来。短歌将急景,同使兴情催。
三塔寺阻雨 其一。宋代。张孝祥。 塔上一铃语,湖头三日风。苍山在烟外,高浪与天通。市迥薪刍少,僧残像教空。不妨留滞好,且看夕阳红。
临江仙·一夜东风穿绣户。宋代。苏氏。 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春来何处最先知。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凭谁说与到家期。玉钗头上胜,留待远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