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咏史 其三十七 呼鹰台

襄阳咏史 其三十七 呼鹰台朗读

英豪并起望人才,底事将军谩筑台。倘使曹公肉能饱,如何唤得野鹰来。

李俊民简介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李俊民朗读

古诗襄阳咏史 其三十七 呼鹰台相关作品

天涯到处自生愁,游子征尘暗弊裘。

灯火青荧五门夜,风烟索莫二江秋。

漠漠晴埃起远畴,占相云日几家愁。

细民方虑填中壑,巨室何心堰上流。

湿云不动溪桥冷。嫩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密叶柔条绿更腴,几年培植费工夫。

牡丹剩费医治力,曾有丝毫利益无。

蟠踞峰峦面热多,天分雄望镇关河。

足开烟雾鹏垂翼,手摘星辰月转波。

逸步脱讥谗,高踪不混凡。

独甘巢绝谷,人似说游岩。

黯淡是州城,川原一望平。

天高众峰逼。人立片云生。

昆虫已是蛰藏时,猎骑纷纭绕翠微。勿谓火攻为下策,略同兵战寓危机。

仁心谁去网三面,杀气似环城四围。乾豆元来因报本,充庖岂但爱鲜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