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豪并起望人才,底事将军谩筑台。倘使曹公肉能饱,如何唤得野鹰来。
襄阳咏史 其三十七 呼鹰台。唐代。李俊民。 英豪并起望人才,底事将军谩筑台。倘使曹公肉能饱,如何唤得野鹰来。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天涯。宋代。陆游。 天涯到处自生愁,游子征尘暗弊裘。灯火青荧五门夜,风烟索莫二江秋。帝城漫诵新诗句,客路难逢旧辈流。送老把茅须早决,此生何止四宜休。
书田舍所见。宋代。刘克庄。 漠漠晴埃起远畴,占相云日几家愁。细民方虑填中壑,巨室何心堰上流。斩木由来基小衅,浇瓜谁为解私仇。宁知送老茅檐下,犹抱书生畎亩忧。
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宋代。朱淑真。 湿云不动溪桥冷。嫩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题怀玉上方。宋代。王洋。 蟠踞峰峦面热多,天分雄望镇关河。足开烟雾鹏垂翼,手摘星辰月转波。问法旧闻裴相国,传经今见季维摩。禅徒到此棲尘迹,方信青云路可过。
怀隐者。宋代。释文珦。 逸步脱讥谗,高踪不混凡。独甘巢绝谷,人似说游岩。自制幽人笔,妻裁隐士衫。世交空见忆,无处寄书函。
次韵饮水登万象亭之什。宋代。林一龙。 黯淡是州城,川原一望平。天高众峰逼。人立片云生。拂石同僧生,移筇避蚁行。岩阿有泉眼,不改旧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