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
宋无。 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后感怀 其一。明代。徐熥。 家难相寻最可怜,麻衣如雪泪如泉。慈雏返哺嗟无日,熊胆和丸忆昔年。总为易凋萱草色,却教重废蓼莪篇。杯棬尚在人何处,不待持来已惨然。
访隐者因题壁。宋代。宋祁。 岩径蹑云层,藤萝失晦明。青谿一道士,篮轝两门生。山溜足奔响,松风无罢声。愿同沮桀侣,林下耦寒耕。
题元章拜石图为俞国昌。明代。邵宝。 元章玩世人,低头拜奇石。或问此何为,我意人不识。璆琳岂有声,碣砥且无力。拜如或使之,但觉吾意适。石奇恐未多,屡拜非所惜。我心不可转,万仞立苍壁。石也倘能拜,向我须屈膝。今虽无膝屈,有拜当以臆。我今对画图,兀坐风雨夕。击磬和新吟,他年亦陈迹。
送彦集之官浏阳。宋代。朱熹。 急景彫暮节,高风振空林。病夫掩关卧,长谣拥孤衾。闻君千里行,四牡方骎骎。重此别离感,青天欲愁阴。君行岂不劳,民瘼亦已深。催科处处急,椎凿年年侵。君行宽彼氓,足以慰我心。荐书会满箧,社酒还同斟。所念家同产,与君如瑟琴。兹焉不并驾,宰木寒萧椮。尚喜吾诸甥,男恭女知钦。明朝复相忆,怅望楚山岑。
庐山杂咏·天池。宋代。陈文蔚。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一枕僧榻清,钟磬半空里。平生此名山,籍籍满吾耳。乘兴作远游,杖策自不已。行行到绝顶,尘世知隔几。云烟出其下,渺视犹万里。山川与人物,往往尽蒙被。始疑翻雪涛,混同一彭蠡。顷刻开一罅,初见山逦迤。仿佛人世界,未可详目指。山中为予言,此地去天咫。风雨晦冥候,与世殊不似。霖潦方下作,山头旋磨议。云深此埋屋,山下乃不尔。历验予所言,其言亦非诡。未必隔仙凡,高深实殊轨。初夜现佛灯,数星林末起。如萤复如炬,或明亦或上。昔闻颇甚怪,今见乃如此。寄语登山人,仍须细穷理。
早秋归。唐代。刘威。 数口飘零身未回,梦魂遥断越王台。家书欲寄雁飞远,客恨正深秋又来。风解绿杨三署冷,月当银汉四山开。茫茫归路在何处,砧杵一声心已摧。
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唐代。白居易。 手札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君匡圣主方行道,我事空王正坐禅。支许徒思游白月,夔龙未放下青天。应须且为苍生住,犹去悬车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