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祖送曾礼部,此日又吊何先生。文章传世如不死,德义持身俱可贞。
五桥流水自呜咽,翠屏落月犹凄清。哀歌一曲别千古,二老有知那忍听。
哭同邑何先生敬修因追悼曾侍郎得之。唐代。邓雅。 前年祖送曾礼部,此日又吊何先生。文章传世如不死,德义持身俱可贞。五桥流水自呜咽,翠屏落月犹凄清。哀歌一曲别千古,二老有知那忍听。
元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字伯言。明洪武中,以郡举入京,寻辞归。与梁寅方善,讲学石门山中。工诗。有《玉笥集》。 ...
邓雅。 元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字伯言。明洪武中,以郡举入京,寻辞归。与梁寅方善,讲学石门山中。工诗。有《玉笥集》。
归谒大中祖坟。元代。尹廷高。 悠悠不见鹤归来,大地伤心变劫灰。半世天涯添白发,何人松下酹青苔。云深松径狐狸卧,月落空山杜宇哀。陇树萧疏风色惨,相传先世手亲裁。
和御制山居诗三首 其二。明代。弘道。 大觉谈玄彻九重,蔚然扶起少林宗。龙光照映神奎阁,象教尊崇玉几峰。自昔草堂留圣践,即今灵谷纵高踪。御题诗笔昭云汉,更觉兹山雨露浓。
吴山晚眺。清代。徐光发。 木落远峰瘦,北风吹面凉。钟声圆古寺,帆影乱斜阳。湖海新愁集,江山旧恨长。是谁曾立马,令我感兴亡。
蕺山诸生来讯 其一。唐代。全祖望。 皋比未煖匆匆去,惭愧犹萦去后思。旧学商量无别语,莫将轻俊玷清姿。
癸卯十月十四日予生四十矣抚己自悲而有此吟。明代。罗洪先。 流光不可驻,斜日再难晨。不惑云希圣,无闻祇畏人。容身依一室,食力计三春。却忆劬劳德,翻怜心动频。
谡谡云际松,亭亭天半峰。共携紫竹杖,踏碎青芙蓉。
高趣渺难测,野人嗟莫从。溪南双白鹿,应与数君逢。
易公仙公申兄弟,暨王兰谷宿盘山天城寺三日,历盘西剑台诸胜而归,未及追陪怅然于怀赋此却寄 其二。清代。李锴。 谡谡云际松,亭亭天半峰。共携紫竹杖,踏碎青芙蓉。高趣渺难测,野人嗟莫从。溪南双白鹿,应与数君逢。
兰陵王 娄妃墓。近现代。周岸登。 赣江侧。谁鼓皇娥怨瑟。凭华表、追赋楚招,血染楟花化愁碧。生金剩片石。香骨千年未蚀。依稀见、环佩夜归,寒月流哀叫鹃魄。精魂恋幽穸。叹础绣孳苔,镫暗余漆。摩笄山影无惭色。寻墨妙屏翰,谏书焚草,骄王心荡痛逊国。殉君矢天日。千尺。镜波汨。便烈掩蟂矶,歌断松柏,芜城远浦悲何极。怕鹤露宵警,泪倾铜狄。铅山曾此,吊逝水,纵健笔。
中冬下汗一日陪方丈访客因过向民园亭有感。宋代。王洋。 前疏水竹界桑麻,桃李畦分小径斜。山数青黄人住久,路排藜藿客行赊。云寒烟合入长暝,梅懒春催未放花。闻道苍头长儿女,主人游宦不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