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萍乾,红蓼悴,日减溪流,尘拥浑如雾。一日云凝千嶂雨。黄叶潇潇,却又添新翠。垦蒿烟,耕草露。种麦栽菘,生计那嫌暮。预羡登高欢会阻。门掩黄花,也自多幽趣。
苏幕遮 秋旱喜雨。唐代。梁寅。 白萍乾,红蓼悴,日减溪流,尘拥浑如雾。一日云凝千嶂雨。黄叶潇潇,却又添新翠。垦蒿烟,耕草露。种麦栽菘,生计那嫌暮。预羡登高欢会阻。门掩黄花,也自多幽趣。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梁寅。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汉铙歌十八曲 其十六 临高台。明代。王世贞。 临高台,瞰横江,井干百尺郁连空。下何以江,上何以空。不有北泳之鱼,必有南逝之鸿。望不极兮意无终。乌织西,兔投东。袖中有短札,渐将陈。口语数百千言,削为数言复湮沦。秦筝扬,赵瑟侍。曷不欢,各心意。人何乐,乐得遂。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 二子别我归,兼旬无消息。客有馈荔枝,盈篮风露色。绛罗蹙宝髻,冰弹溅柘液。老夫非不馋,忍馋不忍吃。急呼两健步,为我致渠侧。默数川陆程,几日当返役。惟愁香味坏,色变那敢惜。十日两骑还,千里一纸墨。把书五行下,废书双泪滴。不如未到时,当喜翻不怿。
泸州乱。宋代。陆游。 高寺坡前火照天,南定楼下血成川;从事横尸太守死,处处巷陌森戈鋋。此州雄跨西南边,平安烽火夜夜传;岂知痈疽溃在内,漫倚筑城如铁坚。从来守边要人望,纵有奸谋气先丧。即今死者端为谁?姓名至死无人知!
好事近。宋代。朱敦儒。 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偶然添酒旧壶卢,小醉度朝夕。吹笛月波楼下,有何人相识。
东坡赤壁图。元代。郑允端。 老瞒雄视欲吞吴,百万楼船一炬枯。留得清风明月在,网鱼谋酒付髯苏。
次抱拙妆薄命。宋代。郑清之。 落花流水何纷纷,三分春色二分尘。黄鹂绕树恋不得,蝶蜂浪作花都巡。昨日繁华今寂寞,飘零多属风雨晨。金谷无人粉香死,锦踪绣迹俱成陈。世人重花不重叶,林园自此无精神。东君年少时,酷爱枝头花。庸奴桃李妾姚魏,满蹊未数黄娘家。一朝弃背春风老,懒踏长门阶上草。芳菲特暂欢,颜色不长好。白头事人那可期,不堪重赋章台诗。
舟中。宋代。刘过。 下水南风未觉难,我舟不动稳如山。东西日月寻常事,变化烟云顷刻间。沙鸟似惊皆退避,椅峦如画亦浑间。归期只俗长安近,屈指何时到北关。
林子长录旧诗来觅酒因送似之。宋代。虞俦。 酒者忘忧物,难教与愿违。未能聊尔耳,时复一中之。全醉无乘坠,偏醒有是非。兵厨那可恋,州绂屡交驰。莫讶台无馈,相逢盖有时。留髡从昔惯,舍盖有谁知。短棹能来往,经年慰别离。何尝有此客,了事笑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