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草纤纤,苔痕过雨粘。风光殊不恶,凉意复相兼。
芍药斜侵墄,蒲桃乱入檐。可怜成小憩,不得遂幽潜。
城南道院即事。唐代。宋褧。 三径草纤纤,苔痕过雨粘。风光殊不恶,凉意复相兼。芍药斜侵墄,蒲桃乱入檐。可怜成小憩,不得遂幽潜。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宋褧。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登北固山多景楼。元代。丁鹤年。 风月无边地,乾坤有此楼。城随山北固,潮蹴海西流。眼界宽三岛,胸襟隘九州。阶前遗狠石,谁复话安刘。
李仲宾墨竹图。元代。邓文原。 石根夭矫出寒梢,明月空山舞翠蛟。□作江湖墨风雨,曾随海浪过南交。
秋宵吟二首 其二。清代。端木埰。 小窗幽,漏滴静。淡碧银河韬影。蛬声急,似寄语秋人,写将清景。绕台阶,咽翠梗。四壁萧萧凄哽。开帘望,正片月西倾。数星光炯。坐倚青灯,怅此夕,商音渐警,众芳将尽。落叶兴悲,满地露华冷。凉籁喧金井。念取无衣,秋梦顿醒。待将心诉与沧溟,天阙云隔夜正永。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采蜡一章。唐代。顾况。 采蜡,怨奢也。荒岩之间,有以纩蒙其身。腰藤造险,及有群蜂肆毒,哀呼不应,则上舍藤而下沈壑。采采者蜡,于泉谷兮。煌煌中堂,烈华烛兮。新歌善舞,弦柱促兮;荒岩之人,自取其毒兮。
和子山春日雨中书事见寄。宋代。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携歌管游。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南园彩棚映绿树,西湖画舫临清流。几时云阴得敛霁,愿把一樽相献酬。
冬日雷塘墓庐有感。清代。孔璐华。 十载归陈留,每每思故园。未识我姑面,含悲惟自吞。常见吾夫子,逢节慕亲恩。伤心不敢语,幸有椿堂存。视媳如弱女,义训谆谆言。凡为妇道者,德谦礼义纯。优然而待下,仆婢亦和温。克勤亦克俭,所闻敢不尊。谁料今夏时,变幻更莫论。山颓天忽倾,伤心复断魂。耿耿肺腑碎,泪痕变血痕。几度悲往事,无语望黄昏。衰草被长阡,松柏围古墩。罪重复何说,哀哀守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