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殿朱表引陛前,紫微清跸从乾旋。登庸已卜璿玑正,顾命先从玉凡传。
雨露恩垂周壤遍,星辰影动泰阶连。词臣况有如椽笔,好学压褒颂得贤。
四月廿日侍班纪事次金鹤卿韵。唐代。杨慎。 全殿朱表引陛前,紫微清跸从乾旋。登庸已卜璿玑正,顾命先从玉凡传。雨露恩垂周壤遍,星辰影动泰阶连。词臣况有如椽笔,好学压褒颂得贤。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早春送友至金陵美术学校肄业 其二。清代。徐骘民。 江山风景南都最,君到南都兴自豪。饱览石城名胜迹,云峦烟树任挥毫。
众乐亭二首。宋代。钱公辅。 谁把江湖付此翁,江湖更在广城中。葺成世界三千景,占得鹏天九万风。宴豆四时諠画鼓,游人两岸跨长虹。他年若数东南胜,须作蓬邱第一宫。
赠焦弱侯修撰使大梁。明代。区大相。 袅袅青梧枝,结根缘高冈。兰生丛薄中,馨香随风扬。惟昔与吾子,嬉游翰墨场。早朝趋建礼,晚沐出长杨。饮我以醇酒,示我以周行。佳言比弦韦,佩之充明珰。今晨念远别,揽衣起徬皇。车徒将入洛,文赋已游梁。征马思长路,栖凫怨孤颃。念当从子逝,翮短不能翔。南陆鹜修轸,良会安可常。改途陟嵩少,为我吸玉浆。倘逢三花树,采采莫相忘。
句。唐代。周元范。 谁云蒿上烟,随云依碧落。(投白公)莫怪西陵风景别,镜湖花草为先春。(贺朱庆馀及第。已上并见张为《主客图》)
归去来集字十首。宋代。苏轼。 涉世恨形役,告休成老夫。良欣就归路,不复向迷途。去去径犹菊,行行田欲芜。情亲有还往,清酒引樽壶。
龚深之曾约相从偶不及而深之逝矣独过其所约之地遗像俨然感怆不已因书其事。宋代。李之仪。 德公期我此联裾,独舍扁舟断梦初。穗帐一灯如晤语,泪痕空对两龙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