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枢楼上醉流霞,何羡扶风豪士家。丹砂唱罢初生月,烛剪银台第几花。
二月廿二日饮段宪卿金枢楼。唐代。杨慎。 金枢楼上醉流霞,何羡扶风豪士家。丹砂唱罢初生月,烛剪银台第几花。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十二月十三日登凤凰台望淮南雪中诸山兼书道上所见二首 其二。元代。李孝光。 貂帽金鞲绿裤襦,骑童自狎小毡车。黄金博得歌姬笑,却笑先生夜读书。
独立思故山。宋代。陆游。 溪水初生与岸平,桥头新柳已藏莺。诗缘遇兴玲珑和,酒为逢知烂熳倾。青箬买来冲雨钓,乌犍租得及时耕。今朝独立东风里,叹息无人会此情。
春日怀晴江太守。明代。黄廷用。 河桥送别忽经年,春日相思凤阁前。白雪霏微萦彩仗,红云缭绕映金莲。悬知东郭莺声啭,坐向平原草色妍。车盖省方高几丈,玉麟共羡使君贤。
奉和鲁望齐梁怨别次韵。唐代。皮日休。 芙蓉泣恨红铅落,一朵别时烟似幕。鸳鸯刚解恼离心,夜夜飞来棹边泊。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唐代。孟浩然。 秋入诗人兴,巴歌和者稀。泛湖同旅泊,吟会是思归。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杳冥云海去,谁不羡鸿飞?
瓯北谭祁阳往事有感次韵。清代。王嵩高。 黄粱梦里记曾游,争羡陶公督八州。燕去空堂巢已覆,鹤归华表冢难求。论诗跌宕须眉在,话旧凄凉涕泗流。同是故人兼故吏,相看霜雪各盈头。
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唐代。杜甫。 不见旻公三十年,封书寄与泪潺湲。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闻君话我为官在,头白昏昏只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