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竹枝词·瞿塘峡口水烟低。唐代。白居易。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四句之中没有介绍是什么人在唱《竹枝》,是男还是女,以及他因为什么要唱这样一种凄凉哀怨的曲子。而只是说在瞿塘峡口,白帝城头,月亮西沉时,烟雾迷漫,一阵阵歌声远远传来,悲凉凄楚,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唱到声情凄苦之处,音调梗塞,致使周围宿猿栖鸟,齐声悲啼,更烘托出这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交代地点、时间和周围的环境。“水烟低”描写江面上烟雾迷漫,给人造成一种压抑之感;“月向西”说明时间之晚。在这烟波江上,深宵夜半,竟有人吟唱一首悲歌,应该是遇到了极其悲伤的事,郁愤不能自已,故发而为歌,声调凄惨。末句“寒猿暗鸟一时啼”以环境烘托歌声的悲哀。《水经注》引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鸣鸟啼原本似人之哭泣,悲凉的歌声牵动了鸟啼猿鸣,而猿鸟鸣啼又成为《竹枝》的协奏曲,更加倍衬托出悲歌凄怆的情境气氛。诗歌写得如此凄婉动人,与当时诗人寂寞的心情有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寄吴晦叔。宋代。方樗。 地僻书难到,春寒病转深。遥怜梅剪玉,更想柳摇金。几砚平生事,杯觞隔岁心。恐君亦思我,迢递寄愁唫。
夜宴子谏书斋启窗见月喜而再赋。明代。文彭。 径僻无人到,柴门夜不关。清樽开绿醑,白月挂青山。室静心逾妙,香销意亦閒。无论去与住,且复破愁颜。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清代。顾贞观。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早收回、溽暑换清商,翻借作,兰秋重闰。
与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筒贮诗陈协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唐代。白居易。 拣得琅玕截作筒,缄题章句写心胸。随风每喜飞如鸟,渡水常忧化作龙。粉节坚如太守信,霜筠冷称大夫容。烦君赞咏心知愧,鱼目骊珠同一封。
春景 风起春灯乱。宋代。刘辰翁。 故是春风起,香尘暖未曾。暮寒惊翠袖,春影乱华灯。泠浸朱门月,吹成碧海冰。沙河三五夜,火树几千层。金炬开莲岛,银花飐玉绳。一声清跸远,冷落内前棚。
用韵寄王汉章三首 其三。明代。郑真。 年过半百未容闲,县宰今跻七品班。陇上恩须金诰赠,堂前笑待锦衣还。蓬莱云近通三岛,阊阖天高睇九关。海宇会同春正月,紫宸行复觐龙颜。
题礼烈亲王克勒马图。清代。汤金钊。 真人龙飞黑水乡,驾熊驭虎鞭群羊。雄姿伟干钟天潢,天产神骏佐英王。王之蹻勇人莫当,汗马百战先戎行。鱼皮乌拉叶赫疆,大纛奕奕夜生光。萨尔浒山吉林冈,明兵号二十万强。剪灭此食五日粮,马前所向皆披攘。有如骏駮吞虎狼,鼓鼙之声欢雷硠。火牛燧象走且僵,腾槽跃枥独奋扬。鼠尾森竖目裂眶,横突铁骑冲刀枪。凌崖涧犹康庄,跑土出泉湔愈创。安平圣水流如浆,是真月驷星精房。王骑箕尾归云阊,马闻蹢躅神沮伤。绝餐红粟枵酸肠,王生马喜逢孙阳。王死马愿从秦良,呜呼节烈士不常。何乃马也思斯臧,昔无画者今画装。图成高张传以汪,按图读传言能详。身高七尺丈咫长,腹毛螺旋耳角芒。海枣之色浮丹苍,黄金鞍镫紫丝缰。屹立纸上犹轩昂,自昔骐骥呈符祥。尧候赤文轩飞黄,降及汉魏嗟志荒。侈陈上党饰炖煌,昭陵片石摹初唐。迄今读画珍琳琅,我朝受命天溥将。负图告期运会昌,彪鸿翊卫都一堂。人既雄耿蛟螭翔,物复倜傥风云骧。白山莽莽江泱泱,灵气所蟠不可量。荐之郊庙歌宫商,远迈吉日车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