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有纥干者,好戏剧。邑传言有狐魅,人心惶。一日,纥干得一狐尾,缀于衣后,至妻旁,侧坐露之。其妻疑为狐魅,遂持斧欲斫之。纥干亟云:“吾非魅。”妻不信。走,至邻家,邻家又以刀杖逐之。纥干叩头谢:“我纥干也,第戏剧耳,何意专杀我?”
纥干狐尾。唐代。佚名。 并州有纥干者,好戏剧。邑传言有狐魅,人心惶。一日,纥干得一狐尾,缀于衣后,至妻旁,侧坐露之。其妻疑为狐魅,遂持斧欲斫之。纥干亟云:“吾非魅。”妻不信。走,至邻家,邻家又以刀杖逐之。纥干叩头谢:“我纥干也,第戏剧耳,何意专杀我?”
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有个叫纥干的人,喜欢开玩笑。当地传言有狐狸闹鬼,大家人心惶惶。一天,纥干得到一条狐狸尾巴,就缝在了衣服后面。他来到妻子身旁,侧身而坐,故意将狐狸尾巴露在外边。妻子见了,暗自怀疑他是狐狸精 ,于是悄悄操起斧头向他砍来。他急忙说:“我不是狐狸精!”妻子不相信。纥干跑到邻居家,邻居们又拿起刀棍追逐他。他磕头道歉说:“我是纥干,这只是一个玩笑,你们为什么一心要杀死我呢?”
邑:当地;县里
惶:恐慌
为:是
亟:马上,立即
走:奔跑
谢:认错,道歉
第戏剧耳,何意专杀我: 这仅仅只是一个玩笑,你们为什么一心要杀死我呢?
缀:用针线缝
戏剧:开玩笑
狐魅:狐狸装鬼
魅:鬼
斫:砍
第:只,仅仅
好:爱好,喜好
之:代词,指代狐尾
耳:罢了
...
佚名。
留别子培舍弟七首 其三。明代。宗臣。 百忧何殷殷,坐令盈怀抱。况乃岁云暮,霜雪被长道。远望何萧条,惊风摧百草。当此别离情,沉思令人老。岁月不相待,所钦在兰藻。云霄有遐路,致身胡不早。垂堂古所戒,畏途慎自保。
和陈丞彦能韵。宋代。王炎。 东山林壑自盘旋,健步翩翩似壮年。退不求名如避世,清而寡欲可成仙。悬知身外浑无事,不羡壶中别有天。珍重与君频问信,二松遗爱满修川。
晒旧衣感赋。清代。周寿昌。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送雷宜叔右司追录。宋代。刘克庄。 老恋明时未拂衣,留行无勇惜君归。和于朝喜群芳聚,减却春因一片飞。壩岸柳禁频折否,玄都桃恐再来非。东皇太乙方行令,寄语封姨且霁威。
代乐府三首 其二 新成安乐。南北朝。萧纲。 遥看云雾中,刻桷映丹红。珠帘通晓日,金华拂夜风。欲知歌管处,来过安乐宫。
途次。唐代。武元衡。 去国策羸马,劳歌行路难。地崇秦制险,人乐汉恩宽。御沼澄泉碧,宫梨佛露丹。鼎成仙驭远,龙化宿云残。不问三苗宠,谁陪万国欢。至今松桂色,长助玉楼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