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夜沉沉花漏冻,欹枕无眠,渐觉荒鸡动。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续连珠弄。
蝶恋花·和漱玉词。唐代。王士祯。 凉夜沉沉花漏冻,欹枕无眠,渐觉荒鸡动。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续连珠弄。
这是《衍波词》中的名作。“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的比喻清新尖利,以致词人被称做“王桐花”。细绎词意,此词恐亦有寄托,“往事迢迢”二句,或与其早岁《秋柳》诗一样,表现出对南明王朝的眷念。此词为和李清照《蝶恋花》词。李作如下:“暖雨和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再三味之,似终不及和作之雍容深婉。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块坐斋中有感。宋代。陆游。 败席凝尘懒拂除,况能作意去庭芜。读书眼力衰难强,对酒心情薄欲无。野寺钟鱼思下担,山邮鞍驮忆登途。颓然坐睡谁惊觉,寂寞西窗日又晡。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唐代。李白。 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开轩聊直望,晓雪河冰壮。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而我胡为者,叹息龙门下。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去去泪满襟,举声梁甫吟。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送沈明府之竹溪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 一骑芦沟畔,西风落叶号。那知花县客,犹是竹林豪。雾拥双飞舄,霞蒸八咏毫。黄金悬汉殿,侧席待贤劳。
为刘世亨侍御题夏仲昭墨竹。明代。童轩。 画中看竹忆江湘,秋叶萧萧水气凉。风细残绷和粉落,雨馀新绿过人长。高标似露螭头笔,直干偏含柱下霜。傲雪襟期浑雅淡,拂云头角正昂藏。琅玕潇洒同淇澳,红紫妖秾陋洛阳。摵摵清声常在耳,亭亭疏影半依墙。虚心自许能医俗,秀骨谁云似少香。别去几回劳梦想,兴来随处搅吟肠。使君高节传乌府,仙吏清风满太常。砚沼忽闻风雨作,袜材随见凤鸾翔。明窗日日宜相对,清兴时时自不忘。此外嚣尘浑绝迹,唯馀明月到中堂。
麦斜行。明代。郑善夫。 今我不乐游麦斜,石田璚草摇春华。洞门玲珑骇初见,细路窈窕行未涯。是日春光正骀荡,黄鹂布谷声相向。远树葱菁色已齐,古木诘屈神犹壮。岩下山翁供酒餔,赏心岂复忧行厨。云端傥遇林樵谷,为尔分张石室书。
故宫。清代。李希圣。 故宫双阙倚斜晖,雉扇凄凉事已非。城草渐随乌尾长,陌花留送翠翘归。黄金海舶倾车出,赤羽梁园夹道飞。搜括岂知民力尽,年来江左已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