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水驿秋笳噎。吹人双鬓如雪。愁多无奈处,谩碎把、寒花轻撧。
红云转入香心里,夜渐深、人语初歇。此际愁更别。雁落影、西窗斜月。
秋夜雨·秋夜。唐代。蒋捷。 黄云水驿秋笳噎。吹人双鬓如雪。愁多无奈处,谩碎把、寒花轻撧。红云转入香心里,夜渐深、人语初歇。此际愁更别。雁落影、西窗斜月。
全词主要表现主人公漂泊异乡、有家难归、故国不堪回首的悲愁。
词的上片首句“黄云水驿秋笳噎”通过特定的天气环境(即大雪将至前的黄沙乌云)、特定的栖居环境(水中驿站)以及边地特有的乐器声(胡笳发出哽咽的声音),借景抒情,表达了主人公辗转漂泊之愁。“吹人双鬓如雪”句采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写主人公暮年衰老之愁。“愁多无奈处”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无法排遣之愁绪之深。“谩碎把、寒花轻撅”一句采用动作的细节描写,把主人公愁绪无法排遣,不停敲击满树寒花,直至将其敲碎的特定动作表现得十分细腻传神。
词的下片又黄昏写到夜深,“红云转入香心里”三句写晚霞已逝,夜已渐深,人们都已经歇息。而主人公此时更是辗转反侧,愁绪更浓,抬眼望窗外,“雁落影,西窗斜月”两句以景结情。漂泊的大雁留下孤单的影子,一轮斜月挂在西窗外。词人通过“雁影”和“斜月”这两个深秋特有的意象,将主人公漂泊他乡、家园难归,故国不堪回首的悲愁和无奈表现的含蓄深刻,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蒋捷。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百字令 其一 喜孝山来金陵。清代。沈皞日。 水西门外,两重门、一舸吹来南浦。莫是伤春憔悴甚,瘦损腰围如许。我亦吟边,杜鹃听罢,恼乱还乡路。江楼酒醒,背花人自无语。桃叶渐见灯船,红帘柳外,月下催箫鼓。不遣閒愁眉黛蹙,且共鹧鸪留住。水幕山窗,载琴载酒,正好开怀处。题诗残照,秦淮多少烟树。
陈一甫观察六十双寿。清代。郑孝胥。 自奉至约意若吝,忽斥千金付灾赈。贤者固应不可测,莫讶衣冠类寒畯。廉吏家风国史存,平生阿堵岂轻言。齐眉黻佩能相警,犹有图书遗子孙。
宿良乡。明代。胡应麟。 小市良乡驿,征人暂解鞍。空林万木落,孤馆一灯残。旅色逢秋暮,乡心入夜阑。那知百里外,明日是长安。
月中仙女骖鸾图。元代。叶颙。 云边仙女夜骖鸾,月下霓裳舞袖宽。吹彻紫箫风露下,玉容玄发不胜寒。
舟中瓶梅 其三。明代。陈子升。 木兰花老觉新香,横笛风回水一方。南雪峥嵘不到地,中庭摇荡早经霜。催来两桨湖烟冷,配得孤山鹤梦长。情在陇头愁隔谷,且看渔父濯沧浪。
文德初闻车驾东游。唐代。吴融。 龙旆丛丛下剑门,还将瑞气入中原。鳌头一荡山虽没,乌足重安日不昏。晋客已知周礼在,秦人仍喜汉官存。自怜闲坐渔矶石,万级云台落梦魂。
玩金鸂鶒戏赠袭美。唐代。陆龟蒙。 曾向溪边泊暮云,至今犹忆浪花群。不知镂羽凝香雾,堪与鸳鸯觉后闻。
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宋代。苏轼。 沐罢巾冠快晚凉,睡馀齿颊带茶香。舣舟北岸何时渡,晞发东轩未肯忙。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风流二老长还往,顾我归期尚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