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似写于宝历年间,诗人离和州游健康之时,当时诗人已经年过半百,经历过两次贬谪,历尽宦海浮沉,写下金陵五题组诗,《台城》就是其中一首。抒发回顾历史的感伤情怀,并且表达了诗人在国势衰微之际对于高层统治者的讽谏之意。
参考资料:
1、高志忠 .刘禹锡诗词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2 :209-211 .
2、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 .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926-927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送曾郎中谢病还乡。明代。黄仲昭。 半生尘土鬓成丝,谢事还家竟不疑。陶令谩因黄菊去,留侯曾与赤松期。闲来轩冕应无梦,到处溪山定有诗。我未别君君别我,江东回首不胜思。
留昌平四诗 其四 朱怀圭碑。元代。吴师道。 昌平官道傍,卧碑何壮伟。有唐营府督,怀圭姓朱氏。卢龙昔强藩,巨孽所根柢。尔胤泚与滔,逆气粤有始。眈眈元相国,肆笔方述纪。宁知两月后,口袜不贷尔。千载托斯人,遗臭同一轨。荒坟莽芜迹,石兽相攫倚。双螭已插地,文字未残毁。徒令行路者,唶唶嗟僭侈。圣贤树功德,金石无溢美。末世乃济奸,事定有公是。奈何极穹崇,来者纷未已。留此惩不忠,并以愧谄子。
送陈廷章经历之任松江。明代。黄仲昭。 除章朝捧出枫宸,新拜吴淞入幕宾。千里侯邦归赞画,一时民瘼要咨询。地偏白日逢迎少,事简青山览眺频。莫叹才华君独屈,鹏程九万是通津。
清东曲。唐代。孟郊。 樱桃花参差,香雨红霏霏。含笑竞攀折,美人湿罗衣。采采清东曲,明眸艳珪玉。青巾艑上郎,上下看不足。南阳公首词,编入新乐录。
会三山十二县宰。宋代。真德秀。 皇皇造化钧,橐答籥生万汇。林林满穹壤,异体实同气。痛痒本相关,彼已当一视。矧惟守令职,休戚我焉寄。盍推若保心,睠焉抚孩稚。横目事征求,往往学顽痹。床剥肤已侵,鹰击毛尽挚。但期已丰腴,皇恤彼憔悴。近来二十年,贪风日滋炽。蒲萄得凉州,西园閧成市。环詹郡邑间,太半皆污吏。民穷盗乃起,原野厌枯胔。哀哉罹祸徒,念这辄挥涕。天地忽开张,清飙扫氛{左日右台}。我乃於此时,拥旄忝为帅。雇惭老儒生,蹇拙乏长技。同官为僚友,努力图共济。惟闽古大都,星罗邑十二。岂无良大夫,与我同阙志。要如羔羊直,委蛇自无愧,勿为硕鼠贪,踯躅乃多畏。上方明黜陟,我亦公举刺。民言即丰碑,令问疾邮置。黄堂一卮酒,殷勤抒至意。慎勿多酌余,忧心正如醉。
约令德郊行二首 其一。宋代。陈渊。 檐前摇风拂面低,麦芽穿雪绿齐齐。凭君便作游春计,莫待花繁去路迷。
赠张德中。明代。郑真。 翠幕莲花昼日妍,星郎风致似蓬仙。衣冠也拜新朝赐,翰墨犹存奕世传。海味供欢珍列鼎,商声入律锦成编。云霄有路丹梯接,行看清光近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