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
口衔云锦书,与我忽飞去。
鸟去凌紫烟,书留绮窗前。
开缄方一笑,乃是故人传。
故人深相勖,忆我劳心曲。
离居在咸阳,三见秦草绿。
置书双袂间,引领不暂闲。
长望杳难见,浮云横远山。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唐代。李白。 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口衔云锦书,与我忽飞去。鸟去凌紫烟,书留绮窗前。开缄方一笑,乃是故人传。故人深相勖,忆我劳心曲。离居在咸阳,三见秦草绿。置书双袂间,引领不暂闲。长望杳难见,浮云横远山。
青鸟从海上飞来,现在要去哪里?
口里衔着盛有锦囊的书简,交给我,又忽地飞去。
青乌飞走了,直入紫色的云霄,送来的书简就留在了绮窗的前面。
打开信封不由得笑起来,这封信原来是老朋友发来的。
在信中,友人一再情深意切地勉励我,说他因怀念我而心中忧伤。
分别后他就住在咸阳,如今已三次见到秦地的草绿草黄。
我把这封信珍贵地藏在袖里,渴望见到友人,眺望远方。
伫望虽久,哪里有友人的身影?只有浮云缠绕着远方的山岗。
青鸟:《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后因以青鸟称神仙的信使。
云锦书:形容来信如云霞一样华美。
凌紫烟:翱翔于紫色的烟霞之上。李善《昭明文选》注:“古《白鸿颂》曰:‘兹亦耿介,矫翮紫烟。‘”
绮窗:雕饰华美的窗户。
开缄:开封,打开信。
故人:老友,指元丹丘。
勖:劝勉。
心曲:心田,心间。《诗·国风》:“乱我心曲。”劳心曲:劳费心神。
离居:离群索居;咸阳:代指长安。
双袂:双袖。
引领:伸长了脖子眺望。
杳:渺远。
参考资料:
1、弘征.李白诗精选精注.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28-29页
2、张厚余.太白诗传下.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4-5页
3、纪准.李白诗赏读.北京市:线装书局,2007年:40页
4、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680页
元丹丘是诗人李白的好友。李白在作这首诗的时候,已在京城长安拼搏了三年,即天宝三年(744),元丹丘给李白写信来给他打气鼓励,于是李白就写了这首诗,权作回信。
参考资料:
1、纪准.李白诗赏读.北京市:线装书局,2007年:40页
这首诗开篇六句以神奇恍宕之笔,借古诗中常用的传书使者青鸟为喻,巧妙地交待了接到友人来书的事件。从“青鸟海上来”到“书留绮窗前’’,其间似虚似实,变幻曲折,想象奇妙。
“开缄”二句,承接上文,点明就里。“一笑”,见出诗人打开书后由疑虑转为快慰的心态变化;称元丹丘为“故人’’,说明二人交往已早,情谊深厚。下面二句交待来书内容。“深相勖”,见出勉励之切;“劳心曲”,见出忆念之深。这两句诗,将来书内容全部囊括,将元丹丘对诗人既勉励又忆念的一片深情表露无遗。
最后六句转从诗人一方着笔,写他对友人的真挚怀念。“离居”二句借“咸阳”代指长安,表明诗人在长安已滞留了三年之久;一个“秦草绿”,已暗寓诗人见春草而思友之意。“置书”二句用“引领不暂闲’’力状诗人翘首远望的神态,正面表现浓重而炽热的思友情感。最后两句写望而不见的怅惘之情。“浮云横远山”,境界迷蒙而苍茫,以此作结,含蓄蕴藉,无限愁思流溢于言语之外。
同时这首诗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青鸟的形象及其在这首诗中的作用。青鸟是神鸟,是西王母的使者。传说在西汉时候,汉武帝看到一只青鸟飞来,然后,西王母就到了。在这首诗里,青鸟就充当了李白的好朋友的信使。诗人天真地想:从东方飞来的信使呀,你具体是从哪里飞来的呢?衔着一封信来,丢到我手里就飞走了。天边云里,不见了你的身影,只有那封信还是实实在在的。很显然,诗人从神话里借来青鸟的形象,让这个可爱的小精灵传递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思念。于是这种思念就显得很美。
另一点要注意的是诗人的神态。是谁的来信呢?打开一看,是好朋友的,诗人由衷而笑。老朋友在信中一方面勉励诗人要克服困难,一定要在京城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读着来信,诗人不禁想到自己在长安已经三年,芳草绿了又黄了,黄了又绿了。三年过去了,自己却不能和亲密好友相聚。遥望好友的方向,浮云、远山截断思念的路。
这里诗人的心情有一个先是开心后来忧伤的转化过程。接到友人的来信,知道是友人写的,无疑给在尘世中打拼的诗人以温暖的安慰。但诗人又被信中内容勾起了对以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总体来说,这首诗清新俊逸,舒卷自如,写情而不外露,写景而含深情,配以奇妙的想象和形象的画面,盎然有味。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三谣。朱藤谣。唐代。白居易。 朱藤朱藤,温如红玉,直如朱绳。自我得尔以为杖,大有裨于股肱。前年左选,东南万里。交游别我于国门,亲友送我于浐水。登高山兮车倒轮摧,渡汉水兮马跙蹄开。中途不进,部曲多回。唯此朱藤,实随我来。瘴疠之乡,无人之地。扶卫衰病,驱诃魑魅。吾独一身,赖尔为二。或水或陆,自北徂南。泥黏雪滑,足力不堪。吾本两足,得尔为三。紫霄峰头,黄石岩下。松门石磴,不通舆马。吾与尔披云拨水,环山绕野。二年蹋遍匡庐间,未尝一步而相舍。虽有佳子弟、良友朋,扶危助蹇,不如朱藤。嗟乎,穷既若是,通复何如,吾不以常杖待尔,尔勿以常人望吾。朱藤朱藤,吾虽青云之上、黄泥之下,誓不弃尔于斯须。
赵孟{禾熏}修职挽诗。宋代。戴表元。 辨得从容死,知渠磊落人。风云数世泽,玉雪百年身。谱牒图经书,园林墓道新。不知沧海上,更费几沾巾。
水调歌头 海行。南北朝。徐谦。 帐饮达明发,晓月送行舟。海天极目寥廓,泛宅脱羁囚。白浪澜翻如雪,万里乘风一瞥,去住任波流。清夜更闻乐,起舞未应休。往来客,今古恨,为谁留。不须回首,人生禁得几番愁。痛惜山河破碎,积我胸中孤愤,誓与补金瓯。寂寞凭栏处,何自遣离忧。
早春对雪奉寄澧州元郎中。唐代。刘禹锡。 新赐鱼书墨未干,贤人暂出远人安。朝驱旌旆行时令,夜见星辰忆旧官。梅蕊覆阶铃阁暖,雪峰当户戟枝寒。宁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长吟澧有兰。
晓发飞乌,晨霞满天,少顷大雨。吴谚云"朝。宋代。范成大。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今晨日未出,晓气散如绮。心疑雨再作,眼转云四起。我岂知天道,吴农谚云尔。古来占滂沱,说者类恢诡飞云走群羊,停云俗三稀。月当天毕宿,风自少女起。烂石烧成香,汗础润如洗。逐妇鸠能拙,穴居狸有智。蜉蝣强知时,蜥蜴与闻计。垤鸣东山鹳,堂审南柯蚁。或加阴石鞭,或议阳门闭。或云逢庚变,或自换甲始。行鹅与象龙,聚讼非一理。不如老农谚,响应捷如鬼。哦诗敢夸博,聊用醒午睡。
好事近(硕人生日)。宋代。程大昌。 绿鬓又红颜,谁道年周甲子。两婿□□蓝绶,那一儿何虑。只今卜筑水晶宫,归安好名义。金紫珈笄偕老,备长生福贵。
次韵虞果州。宋代。魏了翁。 黄云叆叇风雪天,欲之霸桥寻浪仙。炉中榾柮絷寒客,纵欲烧愁能得然。拨灰嚼句不忍吐,竟日南望双眸穿。谁知诗来亦念我,字与六出争明蠲。美人美人呼不来,昭华吹怨楼西偏。况有山头月为友,触拨烟痼撩诗颠。岂无咏絮谢家集,亦有闭户袁安眠。未如山中之至乐,白玉世界天相连。朝看夜听两奇绝,靴霜炉雪知谁贤。褰裳急理剡溪棹,明月已旁羌江还。羌江白云绕亲舍,北山夜雨鸣清川。世间真乐不易道,此以意会非言传。惜哉往日不可再,江头望君如望年。研澌笔冻不成报,梦中书劄来翩翩。
湖居春晚杂赋八绝 其八。宋代。周紫芝。 湖水波连野水边,欲晴鸠唤未晴天。懒吹云去风无力,打得花残雨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