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
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
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
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
村居。唐代。郑板桥。 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
树木笼罩在迷朦的烟雾之中,乌鸦在鸣叫,宿雨初霁,残云旭日辉映成霞。
东风已经吹绿了早春的春草,小雨天气早晨仍然感觉到寒意。
村里小船上的人隔着烟雾在呼唤自家的鸭子,酒家沿着河岸扎着篱笆。
长久以来远离尘嚣,不要让江涛之声传入遥远的水村。
溟潆:模糊不清。湿云:雨后云。
先春:早春。后夜:指早晨。
深居:谓远离尘嚣之世。远沙:远村。江南水村多以“沙”命名。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江上田家。清代。潘咨。 小市垂杨里,人家有杼声。春随黄犊静,花傍白鸥生。有叟能耕凿,无人识姓名。豪华不到处,鱼鸟总忘情。
对酒吟仿崔国辅体。明代。邝思诰。 年年勤种秫,酿得山中酒千斛。醯鸡似解主人欢,先报罗浮春已熟。独醒千古未为长,朝生暮死谁言速。堪笑昂藏八尺躯,不及瓮头一微物。
宫词 其七十八。宋代。周彦质。 庭试初宣进士班,玉阶咫尺觐天颜。画廊两畔楸花发,时递清香笔砚间。
夜酌龙蟠矶头。明代。王廷陈。 大江之半石嵯峨,石上楼台荡碧波。沙净凫鹚依槛泊,月明舟楫逼筵过。中流拟接鲛人室,深夜犹闻渔父歌。危坐转惊银汉上,幽栖翻厌碧山阿。
邵弘远用陈祠部韵赋诗见寄和以荅之 其一。明代。陶宗仪。 故乡遥隔一溪青,眼底湖山兴趣增。菊本剩栽多按谱,鱼秧新种未容罾。旧藏书富县签庋,重庆堂高衣采登。未卜何时能往访,怀人长望泖云层。
初夏。宋代。陆游。 白白餈筒美,青青米果新。衰迟重时节,薄少遍乡邻。梅市花成幄,兰亭草作茵。极知欢意尽,强起伴游人。
漫兴 十五。元代。王冕。 秋风清瘴疠,明月照山河。绝国干戈少,空城鼓角多。脱巾怜短发,醉酒觉身和。漫对黄花坐,无劳白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