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2018年11月12日下午4至6点设置吊唁册,让公众作最后致意。
1924年3月10日,金庸出生在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袁花镇,祖籍江西婺源(古徽州)。家世系浙江海宁查氏,其家为书香门第,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孙查揆的后裔。
1929年5月入读家乡海宁县袁花镇小学。1937年(另一说1936年),金庸从袁花龙山学堂(现袁花镇中心小学)毕业,同年考入嘉兴中学(现嘉兴一中),离开家乡海宁。
1938年,日军攻到浙江,嘉兴中学千里南迁至丽水,金庸进入省立联合中学初中部。
1939年,读初中三年级的金庸与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这是此类型书籍首次在中国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
1941年,因在壁报上写讽刺训导主任投降主义的文章《阿丽丝漫游记》被其开除,校长张印通介绍他转学去了衢州。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学毕业。
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学毕业,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因对校内学生党员行为不满而向校方投诉,反被退学。后在中央图书馆挂职,阅读大量书籍。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乡,曾在杭州《东南日报》暂任外勤记者。
1946年,赴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法律学系插班修习国际法课程,同年秋天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
1948年,毕业后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与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个办公桌,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笔名姚馥兰和林欢)。
1955年,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并在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1956年,在《香港商报》全年连载《碧血剑》。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所用笔名为林欢)。
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后来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同年在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
1972年,宣布封笔,退出侠坛,之后对其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
1973年春,金庸应台湾地方政府之邀前往台湾,并与蒋经国见面会谈。文革结束后,金庸在1981年与1984年来到中国大陆访问,并先后在北京与邓小平和胡耀邦会谈。
198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宣告成立,金庸作为委员之一,任基本法政治体制起草小组的港方负责人兼经济体制起草小组成员。1985年至1989年,担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1988年,金庸与查济民提出了“政制协调方案”(又称“双查方案”、主流方案)。
1989年,金庸辞去基本法草委、咨委职务,结束了从政生涯。同年在《明报》创办三十年庆祝茶会上宣布卸下社长职务,只担任集团董事长。
1991年1月23日,注册成立“明报企业有限公司”。同年3月2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上市后,他退出报业管理层。同年明报企业上市,金庸任董事长并签订三年服务合约,与于品海达成协议由智才技术性收购明报企业。
1993年,两会期间赴北京访问,并获江泽民接见。同年4月宣布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改任名誉主席,更将明报集团售予于品海,宣布全面退休。
1994年,金庸返乡参加嘉兴一中90周年校庆并于嘉兴高专兴建“金庸图书馆”。图书馆落成后再斥资1400万在西湖兴建“云松书舍”,供个人藏书、写作和与文友交往雅集之用。同年10月,北京大学聘请金庸先生为名誉教授。
1995年,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
1996年秋,当“云松书舍”落成后,金庸改变初衷,毅然捐出斥巨资兴建的书舍,现已成为杭州的新旅游景点,内藏金庸作品及手迹陈列室等。
2005年,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
2007年11月,应邀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主持讲座,题目为《中国历史的大势》,并出任港中大文学院荣誉教授。
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院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
2011年,国立清华大学授予金庸名誉博士学位院士。
2014年3月10日是金庸的九十大寿,于是各个领域纷纷为金庸先生庆生,有武侠迷手抄840万字贺寿。
2015年,金庸授权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将《鹿鼎记》改编为评书,由“连派评书”唯一继承人连丽如及其弟子播讲。
2016年3月,金庸过92岁寿辰,马云带领淘宝众筹祝寿。12月,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枯荣为保定帝剃度所吟。近现代。金庸。 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而彼微尘亦不增,於一普现难思刹。
赠阮星竹。近现代。金庸。 含羞倚醉不成,纤手掩香罗。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朱子柳。近现代。金庸。 六经蕴藉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杏花头上一枝横,恐泄天机莫漏口。一点累累大如斗,掩却半床无所有。完名挂冠直归去,本来面目君知否。
乾隆之锦锈乾坤。近现代。金庸。 锦锈乾坤佳丽,御世立纲陈纪。四朝辑瑞徵师济,盼皇畿,云开雉扇移。黎民引领鸾舆至,安堵村村飏酒旗。恬熙,御炉中叆叇云霏。
王处一所唱。近现代。金庸。 知其雄兮守其雌,知其白兮守其黑。知荣守辱兮,为道者损。损之又损兮,乃至无极。
丘处机之未成诗。近现代。金庸。 自古中秋月最明,凉风届候夜弥清。一天气象沉银汉,四海鱼龙跃水精。
玉如意所唱小曲。近现代。金庸。 几番得要打你,莫当是戏,咬咬牙,我真个打,不敢欺。才得打,不由我,又沉吟了一会。打轻了你,你又不怕我。打重了,我又信不得你。罢,冤家也,不如不打你。
玉如意所唱小曲(讽乾隆)。近现代。金庸。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寒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五律。近现代。金庸。 □泥沧海外,立国自向年。夏冷冬生热,山盘地自偏。积修崇佛教,扶醉待宾贤。取信通商舶,遗风事可传。
凉州积翠楼题词 余鱼同。近现代。金庸。 百战江湖一笛横,风雷侠烈死生轻。鸳鸯有耦春蚕若,白马鞍边笑靥生。
段正淳写与王夫人(段誉途中所补)。近现代。金庸。 春沟水动茶花白,夏谷云生荔枝红。青裙玉面如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瑞鹤仙 黄蓉唱与郭靖。近现代。金庸。 雁霜寒透□,正□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靓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寂寞家山何在,雪後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麟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花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淡黄昏,数声画角。
赠玉如意 乾隆。近现代。金庸。 西湖清且涟漪,扁舟时荡晴晖。处处青山独往,翩翩白鹤迎归。昔年曾到孤山,苍藤石木高寒。想见先生风致,画图留与人看。
赠乾隆 玉如意。近现代。金庸。 暖翠楼前粉黛香,六朝风致说平康。踏青归去春犹浅,明日重来花满床。
古风 林朝英。近现代。金庸。 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重阳起全真,高视仍阔步。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妄迹复知非,收心活死墓。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於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
九张机。近现代。金庸。 九张机,双飞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别离,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泊青县。清代。释大汕。 扁舟秋水采芙蓉,夕照河亭乱草蛩。堤畔暮鸦依老树,风前落叶应疏钟。归人乘月来清啸,断雁鸣霜度远峰。记得当年游览处,城边不见两株松。
赠刘至道。宋代。李处权。 性静乃可琴,德常乃可医。二事人所难,而子能兼之。好古身则润,活人功不赀。未愧孙思邈,何惭钟子期。俗眼多重轻,世态工瑕疵。自视无所嫌,安行复何疑。子有贤舅氏,闻名四方驰。勉矣归问津,沛然有余师。
【双调】水仙子 访梅孤山苍。元代。张可久。 访梅孤山苍苔封了岁寒枝,翠袖闲来日暮时,黄昏说尽平生事。西湖林处士,想当年鹤骨松姿。花下孤山寺,水边新月儿,慰我相思。湖上晚归二首桃花马上石榴裙,竹叶樽前玉树春,荔枝香里江梅韵。风流比太真,索新词缠住诗人。醉眼中银汉,歌声度锦云,凉月黄昏。佳人微醉脱金钗,恶客佯狂饮绣鞋,小鬟催去褰罗带。花寒月满街,荡湖光影转楼台。未了鸳鸯债,枉教鸥鹭猜,明日重来。清明小集红香缭绕柳围花,翠柏殷勤酒当茶,游春三月清明假。香尘随去马,小帘栊绿水人家。弹仙百六幺遍,笑女童双髻丫,纤手琵琶。苏堤晚兴翠帘堤上小肩舆,乌帽风前醉老夫,浸冰壶云锦高低树。笑王维作画图,步凌波红粉相扶。罗裙酒污,兰舟棹举,月上西湖。湖上小隐二首自由湖上水云身,烂漫花前莺燕春,箫疏命里功名分。乐琴七桑苎村,掩柴门长日无人。蕉叶权歌扇,榴花当舞裙,一笑对樽。梦随流水过的滩,卖地闲云山故山,倚筇和靖坟前看。把梅花多处拣,志深深茅屋三间。歌白石烂,赋行路难,紧闭柴关。春行即事绿笺香露洒蕉花,翠线晴风绽柳芽,游人三月湖山下。大桥边争系马,江南第一所繁华。金碧王维画,管弦苏小家,酒船回落日归鸦。孤山宴集长桥卧柳枕苍烟,远水揉蓝洗暮天,画图千古西施面。相逢越少年,问孤山何处通仙?否与二三子,来游六一泉,载酒梅边。【双调】折桂令湖上寒食雨霏霏店舍无烟,榆荚飞钱,柳线搓绵。绿水人家,残花院落,美女秋千。沽酒春衣自典,思家客子谁怜?第一桥边,恋住流莺,不信啼鹃。湖上道院鹤飞来一缕青霞,笑富贵飞蚊,名利争蜗。古砚玄香,名琴绿绮,土釜黄芽。双井先春采茶,孤山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西湖,懒诵南华。酒边即事莺莺燕燕相亲,幸有名园,著我闲身。竹点诗痕,花消酒困,柳拂歌尘。锦帐里团香弄粉,画楼前访雨寻云。不负青春,谁共佳人,相约黄昏?避暑醉题俯沧波楼观烟霞,胜览方舆,独占繁华。彩舰轻帘,银鞍骏马,翠袖娇娃。十里香风酒家,一川凉雨荷花。醉墨涂鸦,题遍红楼,倒裹乌纱。
题林良枯木喜鹊图。明代。张宁。 金门画史番禺仙,意与物化搜冥玄。风流妙得写生趣,落笔便可追黄筌。陟里素薄玄霜隰,海枯纲烂珊瑚黑。风烟满树忽飞来,野色苍茫向人立。运斤游刃纷驰驱,横斜顺逆皆乘除。平生阿堵最难处,毛羽不理精神馀。浮丘道士怜奇货,素壁高悬三日卧。解令化石恐还生,莫学张家便椎破。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唐代。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