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唐代。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今日天气多美好,管乐清吹鸣琴弹。
感慨柏下长眠者,人生怎能不为欢?
清歌一曲发新声,新酒使人开笑颜。
未知明日生死事,快意当前且尽欢。
诸人:众人。周家墓:据《晋书·周访传》载:陶侃(kǎn)当初乡居未显达时,遭父母丧,将要下葬,家中忽失一牛。陶侃寻牛时遇一老父,老父说:“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又指一山说:“此亦其次,当出二千石。”于是陶侃葬父母于前一山。将另一山指示给周访,访葬其父,果为刺史。陶、周两家世婚。陶渊明这次所游之地,也许就是周访家墓。
清吹:指管乐器。鸣弹:指弦乐器。
感:感悟,有感于。柏下人:指葬在柏树下的墓中人。安得:怎能。
清歌:清亮的歌声。散:发出。绿酒:新酒。刚酿出来的酒呈绿色,故称。开:启。芳颜:美好的容颜。指笑逐颜开。
明日事:指将来之事,包括生死之忧。襟:心怀。良:甚。殚(dān):竭尽。
参考资料:
1、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第30页
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诗人归田以后,同几位友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在路上看到诸多事物,又联想到了自己退隐之后的境况,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第30页
这首诗就内容看,当是陶渊明归田以后的作品。篇幅简短,内容平凡,但却博得很多人的赞赏,当有其不平凡的所在。说平凡,如“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写在某一天气候很好的日子里,和一些朋友结伴出游,就地开颜欢饮,或唱“清歌”,或吹管乐和弹奏弦乐以助兴。这都是很普通的活动,诗所用的语言也很普通。说不平凡,因为所游是在人家墓地的柏树下,要“为欢”偏又选择这种容易引人伤感的地方。在引人伤感的地方能够“为欢”的人,不是极端麻木不仁的庸夫俗子,应该就是胸怀极端了悟超脱,能勘破俗谛,消除对于死亡的畏惧的高人。渊明并不麻木,他明显地“感彼柏下人”死后长埋地下所显示的人生短促与空虚;并且又从当日时事的变化,从自身的生活或生命的维持看,都有“未知明日事”之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为欢”;还能做到“余襟良已殚”,即能做到胸中郁积尽消,欢情畅竭,当然有其高出于人的不平凡的了悟与超脱。以论对于生死问题的了悟与超脱,在渊明的诗文中,随处可见,如《连雨独饮》:“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五月中和戴主簿》:“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神释》:“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挽歌诗》:“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是一种自然运化观、朴素生死观,比起当时“服食求神仙”、追求“神不灭”的士大夫,不知高出多少倍。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马仁山。宋代。郭祥正。 崔嵬山下石,如马亦如人。玉老龙蛇护,庵空岁月新。访僧非旧识,览壁但伤神。更恨无流水,难寻洞里春。
寄题材夏时甫晓山亭诗。宋代。袁甫。 夏君人中英,讷斋天下士。襟期修篁友,节操孤松比。大书晓山扁,山色来棐几。爱此朝气爽,未明搅衣起。讷斋我妇翁,颇曾窥涯涘。结交折辈行,逢人说夏子。因读晓山吟,令我慨生死。人世亦何为,仕宦聊尔尔。熟知死不朽,香比名垂祀。此人不复得,此诗谁能似。时甫盍刻石,方山可对峙。
泊兰江。清代。梁善长。 川暝舟初泊,群峰夕照中。晚烟浮树碧,渔火烧崖红。流恨无如水,吹愁欲借风。醉吟何不可,江月故人同。
青楼曲二首。唐代。王昌龄。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承召寄弟彦昭宣化主簿。明代。黎贞。 龙泉拂拭暗频看,暮倚危楼十二栏。钟鼎可人投笔易,文章有用济时难。望中云树鸿音杳,梦里池塘草色寒。昨夜使星见南极,鹗书愧到子陵滩。
荆南别贾制书东归。宋代。郑震。 来时秋雨满江楼,归日春风度客舟。回首荆南天一角,月明吹笛下扬州。
正月二十四日至宝圭驿是北流县自此遵陆指郁林矣。元代。范梈。 远辞京阙碧云端,溯尽夷江未到官。回雁峰南更千里,是行谁为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