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论诗三十首·十八。唐代。元好问。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诗囚”句,元好问《放言》“韩非死孤愤,虞卿著穷愁,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诗囚,“为诗所囚”,指孟郊、贾岛作诗苦吟,讲求炼字铸句,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孟郊以穷愁为诗,至死不休,处高天厚地之大,而自我局限于穷苦之吟,真似一个诗中的累囚。“诗囚”二字,与“高天厚地”形成藐小与巨大的强烈对比,亦可见好问之别具匠心,造句用语新颖别致。“死不休”的夸饰手法,亦比“死方休”、“死即休”来得巧妙,勾勒穷愁不断,极深刻独到。
这首诗是评论孟郊的诗,元好问认为他根本不能与韩愈的诗相提并论。孟郊与韩愈同为中唐韩孟诗派的代表,但有不同。孟郊一生沉落下僚,贫寒凄苦,郁郁寡欢,受尽苦难生活的磨难,将毕生精力用于作诗,以苦吟而著称。孟郊的才力不及韩愈雄大,再加上沦落不遇的生活经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视野,使得他的怪奇诗风偏向个人贫病饥寒,充满幽僻、清冷、苦涩意象,被称为“郊寒”。而韩愈的诗歌虽有怪奇意象,但却气势见长,磅礴雄大,豪放激越,酣畅淋漓。司空图说他“驱架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
韩愈的这种气势雄浑,天然化成的诗歌风格正是元好问所崇尚的,而孟郊的雕琢和险怪的风格正是元好问所批判的。因此,元好问认为孟郊和韩愈不能相提并论,韩愈的作品如江山万古长存,与孟郊比,一个如在百尺高楼,一个如在地下。不过,在诗中元好问对孟郊也有同情之意。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次韵匏庵谢橘 其二。明代。王鏊。 筠笼输写入金槃,错落珊瑚间木难。本色未除君莫笑,调羹滋味也须酸。
送人西上。宋代。刘克庄。 贺白词□□□□,□□□□□□先。飞腾海鹘并天马,隔结□□□□□。□□□□□点首,剑神紫气夜冲天。□□□□□□□,□□□□一券传。
和孟景章秋雨见寄。元代。成廷圭。 十日空斋风雨阴,闭门唯计作诗淫。屋茅新补一重厚,池水又添三尺深。爨下家童耽熟睡,灯前山鬼听哀吟。知君剪烛方酣饮,肯信幽人独苦心。
留守相公宠示东田宴集诗依韵和呈。宋代。文彦博。 尝同徐勉构东田,花竹成阴雨后天。为爱宪台宽白简,得随相府赏红莲。清樽屡釂吟情逸,红袖频翻舞态妍。归兴直须三鼓尽,月华况是十分圆。
浮世。宋代。叶茵。 浮世即浮家,书车与钓车。梦中行熟境,尘外立生涯。篱落千丝柳,池塘两部蛙。儿曹问家事,{左禾右罢}隔田花。
烛影摇红 寄怀颐盦滨江,即和其中秋书感韵。近现代。郭则沄。 笳鼓重关,乱云极望愁无计。龙沙飞鞚廿年踪,天远禁回睇。多事孤吟费泪。倩边鸿、丁宁怨意。楚兰歧路,是处残山,菟裘何计。憔悴怜侬,共支病枕西风里。挂弨虚壁掩朱尘,垂老空奇气。安得欢觞破例。话沧波、镫床更倚。夜来残月,撩梦荒江,暗枫迢递。
仲春廿日发瓜渚同顾使君益卿赴闽粤郭次甫吴。明代。陆弼。 宝剑柳枝春,翩翩向七闽。青山问丁戊,白发念庚寅。大雅千年起,穷交数子真。平生弧矢在,岂是恋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