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论诗三十首·十五。唐代。元好问。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这首诗是赞扬李白的诗歌及其才识。李白和杜甫都是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想落天外,气势宏大,情感激昂奔放,语言流畅自然,诗风豪迈飘逸;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杜甫在诗歌格律、炼字、奇崛等方面对后世的韩愈、孟郊、江西诗派等都有重大影响,有一定的流弊。而元好问崇尚的是雄浑自然的风格,对于刻意雕琢、苦吟等都是持反对意见的。因此,这里元好问以“总为从前作诗苦”而“憔悴”杜甫来反衬李白笔底银河,奔流直下,一气呵成。另一方面,元好问认为李白不光文才卓异,而且也是象鲁仲连一类的人物,关注现实,有政治才能,不为官而周游各地,排难解纷。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两边梦别,似乱叶纷飞,被风吹堕。绣裙试么。怕檀郎影瘦,瘦还如我。
忖煖量寒,那得心头放过。尽摊破。听纱唱浣溪,谁与相和。
扫花游 谢敬之同年约今秋揽浣花草堂之胜,沮乱不来,寄此调之。近现代。邓潜。 两边梦别,似乱叶纷飞,被风吹堕。绣裙试么。怕檀郎影瘦,瘦还如我。忖煖量寒,那得心头放过。尽摊破。听纱唱浣溪,谁与相和。归信秋准可。怎软语诓人,又占花朵。翠楼久坐。望孤帆远影,是他真个。谢客吟秋,竟息山居未妥。压衾卧。战窗蕉、雨声声大。
江南行。唐代。陈标。 水光春色满江天,蘋叶风吹荷叶钱。香蚁翠旗临岸市,艳娥红袖渡江船。晓惊白鹭联翩雪,浪蹙青茭潋滟烟。不怕江洲芳草暮,待将秋兴折湖莲。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宋代。陆游。 我昔游剑南,烂醉平羌月;一杯玻璃春,万里望吴越。岂知有天幸,故山得归骨。扁舟小江上,夜半看月没。
敬步李门太守仁山小墅自题瑶韵 其二。清代。蔡国琳。 层峦环缥缈,卜筑白云楼。献客猿投果,谈经石点头。世情凭扰扰,天籁自悠悠。即此容高啸,烟霞物外幽。
旧将。宋代。刘骘。 彊弩当年讨不庭。功成身退炳丹青。囊沙泽畔知兵法,聚米山前识阵形。骥老未甘秋伏枥,剑閒犹觉夜衝星。分茅锡土传家牒,钟鼎还须为勒铭。
洛阳道。南北朝。张正见。 曾城启旦扉,上路落春晖。柳影缘沟合,槐花夹岸飞。苏合弹珠罢,黄间负翳归。红尘暮不息,相看连骑稀。
深居。宋代。释文珦。 湖海同流尽,深居独系匏。已全忘疏钞,变不事推敲。水石为清供,烟霞作澹交。随行一枝锡,高挂在松梢。
立春日大雨雪,时驻师吴淞。明代。张煌言。 春信惊催玄腊残,江梅犹带六花蟠。屠苏饮出冰余冷,组练光浮木末寒。吹垢岂期风入梦,洗兵自合雨成漙。征人感荷东皇意,且逐年光奋羽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