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葛藟。唐代。佚名。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湾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爹爹心悲凉。叫人爹爹心悲凉,他也哪里会赏光。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岸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妈妈心悲凉。叫人妈妈心悲凉,她也哪里会帮忙。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滩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哥哥心悲凉。叫人哥哥心悲凉,他也只把聋哑装。
緜緜:连绵不绝。 葛、藟(音垒):藤类蔓生植物。
浒(音虎):水边。
终:既已。 远(音院):远离。
顾、有、闻:皆亲爱之意也。 有(音佑):通“佑”,帮助。 闻(音问):问。王引之《经义述闻》:“谓相恤问也。古字闻与问通。”
涘(音四):水边。
漘(音纯):河岸,水边。
昆:兄。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43页
关于《王风·葛藟》的背景,有多种说法。旧说以为此诗乃东周初年姬姓贵族所作,旨在讥刺平王弃宗族而不顾。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流浪者求助不得的怨诗。也有人认为此诗是一个入赘者在他人家生活,抒发孤独寂寞的悲歌。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45-146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43-144
旧说以为此诗乃东周初年姬姓贵族所作,旨在讥刺平王弃宗族而不顾。《毛诗序》:“《葛藟》,刺平王也。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毛氏说诗多牵强附会,常把表现人之常情的诗作拉扯到政教、美刺上去。宋人说诗较为通达,朱熹《诗集传》云:“世衰民散,有去其乡里家族,而流离失所者,作此诗以自叹。”得其旨矣。
诗凡三章,章六句。首章“緜緜”二句写眼前景物。诗人流落到黄河边上,见到河边葛藤茂盛,绵绵不断,不禁触景伤情,联系到自己远离兄弟、飘泊异乡的身世,感到人不如物。他流落他乡,六亲无靠,生活无着,不得不乞求于人,甚至覥颜“谓他人父”。处境之艰难,地位之卑下,可见一斑。但是即便如此,也未博得人家的一丝怜悯。“谓他人父,亦莫我顾”,直书其事,包含许多屈辱,许多痛楚,正如朱熹所叹:“则其穷也甚矣!”(同上)第二、第三章诗意略同首章,仅二、四、五、六句句尾更换一字,丰富了诗的内涵,反覆咏叹中稍有变化。此诗两句表达一层意思,六句有三层意思,两层转折。由绵绵不绝的葛藟对照兄弟的离散,是一折,由“谓他人父”、“谓他人母”、“谓他人昆”而竟不获怜悯,又是一折。每一转折,均含无限酸楚。诗人直抒情事,语句简质,却很感人,表现了飘零的凄苦和世情的冷漠。牛运震《诗志》评曰:“乞儿声,孤儿泪,不可多读。”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沉痛语,不忍卒读。”都对诗中表现出的流离之苦深为致慨,相信这也是每一位读此诗者的共同感受。
...
佚名。
园亭杂咏七首和樗亭弟 其六 竹。明代。黄衷。 洒洒琅玕枝,既洗愈秀雅。莫作风雨声,有客南窗下。
捷书连昼,甘洒通宵,新来喜沁尧眉。许大担当,人间佛力须弥。年年八月八日,长记他、三月三时。平生事,想祗和天语,不遣人知。一片闲心鹤外,被乾坤系定,虹玉腰围。阊阖云边,西风万籁吹齐。归舟更归何处,是天教、家在苏堤。千千岁,比周公、多个彩衣。
声声慢·捷书连昼。宋代。郭居安。 捷书连昼,甘洒通宵,新来喜沁尧眉。许大担当,人间佛力须弥。年年八月八日,长记他、三月三时。平生事,想祗和天语,不遣人知。一片闲心鹤外,被乾坤系定,虹玉腰围。阊阖云边,西风万籁吹齐。归舟更归何处,是天教、家在苏堤。千千岁,比周公、多个彩衣。
寄致政徐丞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为问徐夫子,身閒心若閒。一樽陶令酒,十顷谢家山。云外冥鸿去,松颠独鹤还。令人起高兴,从此卜追攀。
昔日豪情慕古风,迩来涂抹作痴聋。晴窗墨沈乌丝上,夜火吟怀兔颖中。
三径草生踪欲绝,一身萍寄梦真空。年年最易韶光老,搔首青天恨不穷。
立夏日,赋得未到晓钟犹是春,有感三首 其二。清代。周馨桂。 昔日豪情慕古风,迩来涂抹作痴聋。晴窗墨沈乌丝上,夜火吟怀兔颖中。三径草生踪欲绝,一身萍寄梦真空。年年最易韶光老,搔首青天恨不穷。
庐山瀑布。南北朝。王猷。 谁将白玉结帘栊,挂上香炉第几峰。雨暗幽崖龙吐沫,云流绝壑浪翻空。排连直欲倾三峡,错落飞来动八风。一吸灵津清彻骨,冰心时在心壶中。
粤西乱后怀平乐太守尹蓂阶同年。清代。施闰章。 予本卧疴人,乃乘《相如传》。浩荡越江湖,迢递历乡县。分符值朋旧,天末各眷恋。就中有尹生,才名冠吴甸。素心炯白日,紫瞳掣流电。衔命守昭州,魑魅日中见。饮水愁毒淫,官庖无完膳。藩镇善督责,汗颜甘诃谴。诛求义不忍,出质到妻钏。播迁两及期,玄鬓飒已变。闻我万里来,握手惊拭面。洒扫先下榻,契阔共餐饭。煦沫及僮仆,敝衣为补缮。倾橐治我装,左右色无倦。二子汗血驹,龆齿挺英彦。论文受甲乙,悲歌杂欢宴。移觞松树根,濡翰鸲鹆研。陶陶夜未央,羽檄喧转战。桂岭走鲸鲵,昭江纷组练。城荒无驻卒,路阻绝邻援。爨婢罢晨炊,勺水不下咽。我行已仓皇,君意反缱绻。中厨呼酒浆,妻孥泪如霰。饯我登竹舸,挥涕苦相劝。封疆我则死,风鹤子当远。诀别水声中,缆解急飞箭。瘴云落日昏,耳目骤惊眩。但见逋逃人,男女相蹂践。别来断消息,枯蓬各飘转。苍梧杀气高,铜柱妖氛缠。巢卵得无覆,颈血恐已溅。诗书故多难,鬼神不录善。长号叙悲愤,战地儒冠贱。
丙午中秋夜。宋代。王炎。 玉斧经年不暂閒,修成今夜月团贺。老蟾是处光皆满。飞鹊如予意未安。免与朋侪争翰墨,聊呼儿女具杯盘。饮酣尚起飘然兴,欲访群仙到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