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险思共济,胡粤无异心。
而我与夫子,义烈真断金。
阴崖避飞雨,群龙方恕吟。
岩中歌式微,相和相知音。
二士避雨岩。唐代。李廌。 遇险思共济,胡粤无异心。而我与夫子,义烈真断金。阴崖避飞雨,群龙方恕吟。岩中歌式微,相和相知音。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初祖。宋代。黄裳。 安心惟在觅心时,后世支尘两自欺。寄语禅林休歇去,古来仙圣本无为。
冬大暖桃李花飞如雨已而遽寒绵裘犹薄也。宋代。郑刚中。 冬令常温客不愁,日来还用理衣裘。浪开易落惊花雨,过暖成寒似麦秋。木叶摇风摧宿鸟,江烟带暝起沙鸥。何人有酒生春意,驱我新诗到笔头。
丁卯清明约邓致道游阳华。宋代。李长庚。 我来挈挈倦尘沙,下马无心更忆家。不怨客中逢熟食,只知玉里是生涯。花边顿觉春光老,柳外还惊日脚斜。甚欲与君寻胜去,何妨着脚到阳华。
题林下读书图。明代。唐文凤。 林下风流老隐居,心閒谩读数篇书。催科政拙何能了,野鹤孤云愧不如。
又次铦朴翁韵四首。宋代。陈造。 婪酣贵宦鲛绡帐,贔屭功名泊浪沙。谁似朴翁随分过,曹溪水煮赵州茶。
晚眺得初月有怀二首 其二。明代。郭之奇。 翠壁双流界,苍烟一带围。空山犹作伴,芳草未同归。往日催春色,回风动落晖。伤心千里外,魂远莫予违。
王使君养晦郊居一鹿随之游因寄。明代。皇甫汸。 池上挥毫久不闻,避人独与鹿为群。乘车欲向空山去,何似王乔驾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