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东来不待招,烟光已过洛阳桥。
如何解尽人间冻,鬓畔霜华转不消。
早渡洛水见流澌尽解春意感人马上偶成戏咏二。唐代。宋庠。 春色东来不待招,烟光已过洛阳桥。如何解尽人间冻,鬓畔霜华转不消。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同谢公定携书浴室院汶师置饭作此。宋代。黄庭坚。 竹林风与日俱斜,细草犹开一两花。天上归来对书客,愧勤僧饭更煎茶。
送邵子文。宋代。李新。 柳映平桥路带沙,行人归思浩无涯。临岐萧寺琐苍竹,催客杜鹃啼落花。千里乱山云自暗,一豀流水日空斜。伊予最是多情乾,为拂前题置碧纱。
海淀楼上晚眺。。吴存义。 笑脱朝衫独倚楼,山容水熊画深秋。夕阳金碧云中寺,仙侣池台海上洲。堤柳风高无倦鸟,渚莲露冷有间鸥。此间那得江湖梦,却想烟蓑理钓舟。
去春蒙西都致政李少师。宋代。文彦博。 新诗五首缘招隐,未得西归未敢酬。今许均劳解枢柄,期君同伴赤松游。伊西古寺茅庵静,不到经今八九春。岩谷定知云水冷,宫师常作独游人。斗薮缁尘捋白髭,缄书先去问宫师。仙舟东下能相访,同上平嵩把酒卮。
登中山寺中元洞。清代。李中简。 山程不当游,佳处聊目送。晚憩屏山根,长啸得崖洞。虚涧跨平桥,层岚耸高栋。嵚岑款石闺,䆗窱转云巷。石髓流成坳,钟乳洞初冻。荒碑苔藓埋,古佛香花奉。前荣有平台,远目豁一纵。四山皆回抱,一水可俯控。人烟与飞鸟,远色咸自羾。天风吹危石,岌嶪皆飞动。兹山蕴灵异,非仅耳目弄。犹嫌近市廛,未与幽人共。石屏吐新月,夜景萦清梦。题诗付山僧,勿使俗客诵。
中秋月下作。清代。陆蕙芬。 半臂清辉中薄寒,幽花移影上栏杆。团圆共说今宵好,寂寞閒庭独自看。
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唐代。高适。 遥传副丞相,昨日破西蕃。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奇兵邀转战,连孥绝归奔。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石城与岩险,铁骑皆云屯。长策一言决,高踪百代存。威棱慑沙漠,忠义感乾坤。老将黯无色,儒生安敢论。解围凭庙算,止杀报君恩。唯有关河渺,苍茫空树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