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云丝雨共凄迷,红日应衔苑树西。
陌上绛涂深几许,羸骖无锦可障泥。
冒雨出省示同舍。唐代。宋庠。 簇云丝雨共凄迷,红日应衔苑树西。陌上绛涂深几许,羸骖无锦可障泥。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寒食谩兴书所见二首 其二。元代。吕诚。 三月三日雨初晴,清旦梳头坐草亭。一陂草色为谁绿?千树柳条无赖青。忧患未平心耿耿,衰迟那遣鬓星星。林鸠底事频呼妇,强聒春愁苦厌听。
卜算子。宋代。范成大。 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
寄题宋职方翠楼。宋代。余靖。 层楼幽趣称登临,望远凭高豁素襟。棋酒等閒忘世虑,溪山最乐是家林。松声带雨千峰外,潭影涵虚落照深。此景为君珍赏甚,起余归兴欲抽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