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诗三百三首 其四十八。唐代。寒山。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十月三日秀亭二首。元代。方回。 天怜迟莫与清閒,閒上高山看远山。世味已如玄酒淡,名场肯复左轮殷。千争万竞尘埃里,古恨今愁莽苍间。□□谁来问诗叟,应输老树识苍颜。
九日閒居用渊明韵。明代。文徵明。 端居念物化,草屋秋风生。白云从东来,因之感浮名。素发已充领,世欲移聪明。穷无致用资,安事蜚英声。尘埃失故步,老大怀弱龄。菁华不复妍,白日已西倾。抚时不能忘,徙倚当前荣。寒花媚幽歜,怅然伤我情。怆兹霜露早,宁知岁功成。
言行吟。宋代。邵雍。 言不失仁,行不失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言与仁背,行与义乖。天且不佑,人能行哉。有商君者,贼义残仁。为法自弊,车分其身。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
和魏定胸部被檄还无为。宋代。王之道。 两脚廉纤日脚微,秋阴犹暗北山隆。莫言岩壑都无用,须信风云会有期。邂逅醉乡还自适,周旋诗社好相规。黄华又报重阳近,想见迟迟去鲁时。
苦雨 其一。明代。徐熥。 淫雨经旬月,蓬蒿掩敝庐。饥乌藏树杪,行蚁徙阶除。天意高难问,云游迹渐疏。山中蓑笠在,长日自挥锄。
答沈甸华见赠。明代。陈子升。 风流历历溯西泠,皦日偏高处士星。远访遂过梅峤路,出寻閒傍李官厅。龙蛇岁去身犹屈,鸲鹆溪回眼尽青。来就嵇含询草木,欣然携手折芳馨。
题谷熟驿舍二首二。宋代。晁补之。 一官南北鬓将华,数亩荒池净水花。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