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临济掌黄檗,南泉唤赵州。
开口不在舌头上,夜涛催发海南舟。
偈颂二十五首 其十九。唐代。释普岩。 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临济掌黄檗,南泉唤赵州。开口不在舌头上,夜涛催发海南舟。
释普岩(一一五六~一二二六),字少瞻,号运庵,俗姓杜,四明(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二十六年生。早年落发。初与石鼓夷公谒无用全公等老宿。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参叩松源崇岳禅师,并从松源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松源引居饶之荐福,明之香山、苏之虎丘、杭之灵隐、报慈,后回乡居四明运庵。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在平江府宝华山受镇江大圣普照寺请出世。后移住真州报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场山护圣万寿寺。理宗宝庆二年卒。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 ...
释普岩。 释普岩(一一五六~一二二六),字少瞻,号运庵,俗姓杜,四明(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二十六年生。早年落发。初与石鼓夷公谒无用全公等老宿。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参叩松源崇岳禅师,并从松源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松源引居饶之荐福,明之香山、苏之虎丘、杭之灵隐、报慈,后回乡居四明运庵。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在平江府宝华山受镇江大圣普照寺请出世。后移住真州报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场山护圣万寿寺。理宗宝庆二年卒。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
免咎。明代。陶安。 旧帙丹黄昧,新齑碧绿淹。藉茅期免咎,咽李恐伤廉。病退仍求药,神清少食盐。每逢同志语,相勉律身严。
城南观荷。清代。袁钧。 幽意每不惬,独行谢朋俦。今朝暑未退,且作城南游。城南古胜地,漫漫隐林丘。下有采莲人,莲花过人头。水涨一痕碧,香浮数顷秋。参差互相望,衍漾分平畴。好风穆然至,解袂临清流。即此得间旷,终日忘淹留。高兴会有尽,飞光忽我遒。暝色送归棹,明月非所求。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 其三 谢公宅。宋代。郭祥正。 山腰存废址,昔是玄晖宅。林藏幽鸟声,月弄野棠白。高贤百年尽,遗事千古积。此兴欲谁论,摩挲问磐石。
江上二首 其二。宋代。王安石。 书自江边使,乡邻病饿稠。何言万里客,更作百身忧。补败今谁恤,趋生我自羞。西南双病眼,落日倚扁舟。
岘山樵隐歌为二令刘克和赋。元代。胡奎。 刘侯襄阳人,自言襄阳好。樵居卜隐岘山阳,汉水一江流浩浩。朝汲江上水,暮樵山中云。拂石坐垂钓,读书行负薪。笑杀风流晋山简,习家池头意萧散。小儿拍手唱铜鞮,马上归来不知晚。更忆羊公堕泪碑,英雄一代令人思。鸣笳叠鼓白日动,千载以来如见之。汉江之水蒲萄绿,日暮行歌大堤曲。大堤女儿花满头,把臂蹋歌歌不足。宦辙东西十五年,前程如此隔三千。夜来梦逐南风去,直到庞公旧宅前。石田可耕山可屋,瑶草金芝满丹谷。功成它日赋归来,我亦相从学樵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