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秦淮水,长桥觅旧踪。无边衰柳院,不尽夕阳钟。
人去三秋夜,客逢十月冬。空闻船上笛,欲访竟何从。
秦淮。唐代。刘藻。 一道秦淮水,长桥觅旧踪。无边衰柳院,不尽夕阳钟。人去三秋夜,客逢十月冬。空闻船上笛,欲访竟何从。
刘藻,字昭信,闽县(今福建福州)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官终祠部员外郎。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八。 ...
刘藻。 刘藻,字昭信,闽县(今福建福州)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官终祠部员外郎。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八。
新移蓼花。宋代。张咏。 蓼丛疏淡老相宜,移傍清流曲岸西。红穗已沾巫峡雨,绿痕犹带锦江泥。吟狂不觉惊幽鹭,立困翻疑在旧谷。官满便应离此去,可怜心绪更难齐。
答大宗伯陈公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秋声几夕雁来初,爽气全临水竹居。文自吐馀皆五凤,书从断后更双鱼。相期召对还金马,未许渔樵老孟诸。可奈怀人葭露远,暮云搔首意何如。
谢宾客挽歌三首。宋代。梅尧臣。 当年罢会稽,还郡锦为衣。老作龙楼贵,终将凤沼违。英魂游岱去,石椁渡江归。扬子春风恶,南徐过客稀。众帆看屡溺,素舸独如飞。始见中郎孝,松门自有辉。
谢政志喜。明代。江晖。 云户焚鱼佩,烟汀放昚舟。寂寥伤白石,浩荡想丹丘。挂席牵风稳,垂竿扬月流。故园松竹在,聊得慰穷愁。
拜大忠祠回咏木棉花 其一。清代。丘逢甲。 枯木寒鸦吊大忠,力回阳九气熊熊。化身待挽芙蓉劫,洒血疑开杜宇宫。铜鼓哀歌春庙古,铁椎奸魄满庵红。扫除冰雪持炎运,合率群花拜祝融。
柳十首 其二。唐代。李山甫。 受尽风霜得到春,一条条是逐年新。寻常送别无馀事,争忍攀将过与人。
同年前虞部李郎中自长沙赴行在余以紫石砚赠之赋诗代书。唐代。韩偓。 斧柯新样胜珠玑,堪赞星郎染翰时。不向东垣修直疏,即须西掖草妍词。紫光称近丹青笔,声韵宜裁锦绣诗。蓬岛侍臣今放逐,羡君回去逼龙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