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楼子妙凌空,若比今生是下中。曾与阿衡调鼎铉,拟教周昉画屏风。
再生桧老无多绿,四季花凡一饷红。认得洛阳人未识,信知天地有奇功。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 其三。唐代。陆佃。 前来楼子妙凌空,若比今生是下中。曾与阿衡调鼎铉,拟教周昉画屏风。再生桧老无多绿,四季花凡一饷红。认得洛阳人未识,信知天地有奇功。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
陆佃。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立秋日。唐代。刘言史。 商风动叶初,萧索一贫居。老性容茶少,羸肌与簟疏。旧醅难重漉,新菜未胜鉏.才薄无潘兴,便便画偃庐。
贞女祠。宋代。刘岑。 贞女已云远,芳名闻至今。烟波濑江上,松柏古祠深。暮色留残照,悲风动远林。谪仙文不死,读罢为沾襟。
携酒落成倅厅绮霞阁口号代简。宋代。杜范。 绮霞风月一番新,剩把余光烛近邻。闻道落成开宴席,也容老子挹芳尘。
南还途次感怀 其四。明代。李孙宸。 河渡古徐州,淮阳下接流。宣房筑何日,瓠子决堪忧。漕使道傍议,冬官传舍谋。百万东南粟,将无虑咽喉。
深秋夜遣怀。清代。陈忠平。 世故未随年岁深,乖时句欲索同音。蕉衣浪说道寖失,蓬鬓不知秋易侵。欺梦风疏灯影倦,漫窗雨细草烟沉。与虫相语长长夜,聊慰案头牢落心。
题县八景 其六 丘林梅月。明代。吴士耀。 冰姿只合对蟾光,懒向繁华竞斗妆。开向百花头上早,春风不改旧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