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意悲伤,下台梦颠倒。
不缘台高下,心肠自草草。
台下东西水,水绕南北道。
一水一重山,红颜望中老。
临高台。唐代。沈濬。 上台意悲伤,下台梦颠倒。不缘台高下,心肠自草草。台下东西水,水绕南北道。一水一重山,红颜望中老。
沈浚,德清(今属浙江)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清康熙《德清县志》卷六)。历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绍兴三十年(一一六○),为监察御史,未几,出知徽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三、一八五)。 ...
沈濬。 沈浚,德清(今属浙江)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清康熙《德清县志》卷六)。历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绍兴三十年(一一六○),为监察御史,未几,出知徽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三、一八五)。
待隐园杂诗为邃庵先生作次韵 其二。明代。王云凤。 缓步閒行手背叉,苍苔屐齿踏成花。小池童子开泉眼,独坐矶头弄水华。
题度仪堂四首。宋代。张继先。 近户皆林杪,元非妆点成。山中行不遍,雨后看尤清。桃向天边种,云从岭上生。不通鸡犬到,时听度鸾笙。
舟中晚酌二首。宋代。杨万里。 竹陵春酒绝清严,解割诗肠快似鎌。雪藕逢暄偏觉爽,鹅梨欲烂不胜甜。
精卫词。唐代。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浪淘沙(有感)。宋代。刘辰翁。 无谓两眉攒。风雨春寒。池塘小小水漫漫。只为柳花无一点,忘了临安。何许牡丹残。客倚屏看。小楼面面是春山。日暮不知春去路,一带阑干。
送王鸾同知回凤翔 其一。明代。朱诚泳。 锦树西风叶半残,罗衣初试未全寒。贰车清健骅骝稳,来往康庄未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