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瓮自灌园,胜游贵人门。
有口自酌酒,胜与俗人言。
园中多蔓草,晨夕费锄芟。
遇夜或风雨,安得久盘旋。
村酒不常有,有亦多苦酸。
而况醉中语,缪误人所嫌。
不如饱吃饭,清风北窗眠。
眠多则无觉,梦境仍多端。
惟有古断简,言行皆圣贤。
读之未竟篇,眵昏如林镜,
读竟亦何为,聚讼徒喧烦。
厌烦以静胜,又类枯木禅。
揠苗不耘苗,亡羊两茫然。
何如池上亭,虚旷可看山。
山色日夕佳,晨兴夜气还。
宴坐日过午,清阴犹未迁。
西山倦拄颊,南山兴悠然。
晚山虽好不遮日,谁能独热望长安。
子吴子某既结茆竹洲以娱亲复于居之前沼为亭。唐代。吴儆。 抱瓮自灌园,胜游贵人门。有口自酌酒,胜与俗人言。园中多蔓草,晨夕费锄芟。遇夜或风雨,安得久盘旋。村酒不常有,有亦多苦酸。而况醉中语,缪误人所嫌。不如饱吃饭,清风北窗眠。眠多则无觉,梦境仍多端。惟有古断简,言行皆圣贤。读之未竟篇,眵昏如林镜,读竟亦何为,聚讼徒喧烦。厌烦以静胜,又类枯木禅。揠苗不耘苗,亡羊两茫然。何如池上亭,虚旷可看山。山色日夕佳,晨兴夜气还。宴坐日过午,清阴犹未迁。西山倦拄颊,南山兴悠然。晚山虽好不遮日,谁能独热望长安。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吴儆。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浣溪沙 其一。清代。朱祖谋。 独鸟冲波去意閒。坏霞如赭水如笺。为谁无尽写江天。并舫风弦弹月上,当窗山髻挽云还。独经行处未荒寒。
长安春赠友人。唐代。吴商浩。 繁华堪泣帝城春,粉堞青楼势碍云。花对玉钩帘外发,歌飘尘土路边闻。几多远客魂空断,何处王孙酒自醺。各有归程千万里,东风时节恨离群。
游华岩寺同宋喜公。明代。林铭球。 共探洪崖洞口关,翠岚霭接白云间。钟传梵语通顽石,字注真衔副小山。斑驳苔碑馀色古,湛澄乳水印心闲。聊空半偈挥天雨,漫放桃花自解颜。
送张七元构仕亳州。宋代。韩维。 萧条平马逐飞蓬,回首园林平露中。政事文章君得法,如今太守古人风。
十二月寒甚小雨打窗有霰雪声成小诗招邻士饮。宋代。李光。 行穷海北到琼山,二月犹惊塞外寒。小雨洒窗风淅沥,拥炉来听雪声乾。
闻吾廷介避乱客死藁。明代。郑善夫。 识面胥台夕,论心浒墅时。功名非尔辈,文藻是吾师。命薄长遗世,才高更忍饥。天如产麟凤,王不梦熊罴。久着东山屐,频歌濮水词。邴原明进退,杜甫昩生涯。已是哀黄发,仍兼陷赤眉。修身浑欲到,得祸一何奇。寂寞榱楹折,荒芜气运衰。人皆牖下死,子有道傍疑。叔宝时多惜,嵇康我独悲。君门数行泪,不但致吾私。
雨斋偶成。明代。皇甫汸。 幽壑生春色,空庭带雨声。闭门谁与晤,独坐自为情。入洛书难上,还邛赋易成。无令悲日暮,犹欲俟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