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种琅玕翠竹行,幽窗一见自心凉。
君家有此扬州鹤,倦客无由对一觞。
赵同叔开轩植竹以自娱乐诸公虽为赋诗而未尝。唐代。吴儆。 手种琅玕翠竹行,幽窗一见自心凉。君家有此扬州鹤,倦客无由对一觞。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吴儆。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金缕曲 九日。清代。庄盘珠。 待觅秋踪迹。问疏花、可还记与,蝶儿相识。一例西风无今古,吹尽年年过客,有几个、龙山暇日。休道昔人悲叹事,算人间、悲叹何时毕。丝雨细,晓烟湿。明朝乱叶阶前积。被顽冬、催秋早去,欲留不得。客去山灵应笑也,此辈登高痴极。著得破、几双游屐。酒不断愁愁断酒,听哀鸿、叫月三更白。檐铁骤,晓霜急。
吴刺史庙祭神辞。宋代。王应麟。 坎击鼓兮鄞水浒,思仁侯兮昔召父。堰九里兮酾流为雨,水泱泱兮芃芃麦黍。鸿隙堙兮谣荳芋,侯嘉绩兮依其在渚。神之来兮飙轮下,兰觞勺兮荐椒糈。民不忘侯兮歌且舞,侯不忘民兮俾宁宇。神之归兮娭瑶圃,格颢穹兮降多祜。娄丰穰兮除疾苦,年千世百兮保艾吾土。事侯如存兮侯其福女,敬共承祀兮无怠终古。
寄临海姚中丞。唐代。杜荀鹤。 夏辞旌旆已秋深,永夕思量泪满襟。风月易斑搜句鬓,星霜难改感恩心。寻花洞里连春醉,望海楼中彻晓吟。虽有梦魂知处所,去来多被角声侵。
喜雨歌。宋代。王炎。 去年夏旱田原枯,龙骨取水禾不苏。张颐待哺神所悯,吏既祷之甘雨随。东阡西陌喜相贺,化我硗确成膏腴。炊粳酿黍作秋社,翁媪醉饱儿孙嬉。今年种艺方入士,梅天宜雨还不雨。高仰之田龟兆开,污邪亦半无流水。帝从人欲不待祈,丰隆击鼓群龙趋。山南山北起云雾,雨脚急来如绠縻。富家安坐有红粟,田家作苦惟饘粥。丁壮力耕儿饭牛,旱时得雨胜珠玉。
和吴伯承提宫孟冬风雨。宋代。杨万里。 旧雨新更寒,昼歇夜复陨。我行十日泥,屦迹故未泯。吟声正酸苦,已似琴促轸。更遭雪作祟,不由弦不紧。与公无诗债,何得便见窘?半生领盛名,一面辱倾囷。眼底过浮云,谁见柳下悯?觅句许奇阴,有底恼肝肾。开怀爱我多,落笔为渠尽。独怜禾头湿,可叹不可哂。
哀汤与立父。宋代。王之道。 尚记宣和末,贤科擢阿戎。义方传辇下,士誉走江东。贺厦心虽切,披云意自忡。思君想眉目,悲咽对西风。
蒲中杂咏 南轩。宋代。赵鼎。 璧月沉沉过女墙,时闻桂子落天香。三山碧海无消息,双燕归飞秋色荒。